维生素缺不缺,到底谁说了算澎湃在线
2023/12/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现在的人们,对于“维生素”这个名词传播速度之快,已经家喻户晓了。年轻人补维C;老年人补维生素D;给宝宝补钙;给孕妇补叶酸等等。补没有问题,但是补多少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呢?在没有进行医学检测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去补是绝对不可取的!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维生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检测维生素?
维生素其实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它即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
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替代的,因为大多数的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维生素的种类有很多,其化学结构差别也很大,按照溶解性可把维生素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C等。
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有机溶剂。这类维生素可以在体内大量储存,其主要贮存于肝脏部位,如果摄入过量则可引发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可溶于水,除维生素B12外,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几乎不会在体内贮存,大多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维生素A:体内缺乏维生素A,胎儿会有导致畸形(如唇裂、腭裂、小头畸形等)的可能。过量摄入维生素A又可引起中毒,并能导致先天畸形。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与骨骼的钙化有关,具有抗拘偻病的作用。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并能导致新生儿的低钙血症和牙齿发育不良。而孕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也可引起中毒,婴儿可出现动脉硬化、精神障碍和尿酸中毒。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是优良的抗氧化剂,常用于一些疾病的预防或治疗——如动脉粥样硬化、肌营养不良症、男性或女性不育症等。
维生素B1:孕妇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胎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先天性脚气病。
维生素B2:促进胎儿发育,有益于肝功能,促进妈妈乳汁分泌。
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形成,因此它的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K:由于在人体凝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又称凝血维生素。孕晚期及哺乳期作用尤为重要。它存在于深色蔬菜、全壳、大豆中,甚至人体肠道细菌作用亦可形成,如果孕妇缺乏此类营养会造成新生儿出血。
维生素C:孕妇适量补充维生素C(每日mg)可预防胎儿先天性畸形,但是如果摄入过量(超过mg)则会影响胚胎发育,长期过量服用还会使胎儿在出生后发生坏血症。
维生素B9:又称叶酸。参与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叶酸缺乏,可以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畸形,孩子产生后出现隐性脊柱裂、脊髓膨出等不良后果。
由此可见
维生素
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Theimportanceofvitamins
(图1.示例维生素D的作用范围)
如何检测维生素?
由于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的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研究表明,维生素缺乏或摄入不足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精准检测维生素可以帮助临床准确评估人体维生素的营养状态、吸收水平等。
传统的维生素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等。但由于不同维生素之间存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的巨大差异,所以传统方法在检测的特异性上就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也无法区分同一类维生素的不同亚型,从而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因此近年来新兴的质谱技术,由于兼具了快速和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生物样本小分子分析的金标准方法。
(图2.维生素的不同亚型有不同结构)
检验的新趋势——质谱技术
简单来说,质谱技术是基于测量离子质荷比(质量-电荷比)的分析方法。而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则是基于质谱分析,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从而实现分析目的。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色谱完成分离,然后由质谱充当检测器。
(图3.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基于这样精准的检测原理,LC-MS-MS可以达到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减少了需求的样本量,还可以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检测多种化合物。因此在欧美国家,它已经作为医学行业协会公认的生物样本小分子分析的金标准方法,被多个权威检测机构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及诊断。
目前,我院检验科已引入全新质谱仪器,将为您提供更精准的维生素检测,欢迎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