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大量补钙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三大误区

2017-9-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一些老年人不小心把腰给闪了一下就引起了腰椎压缩性骨折,这种情况主要是骨质疏松引起的。很多人以为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就大量补钙来防治骨质疏松,其结果是越补骨头越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代谢性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器官功能衰退,老年人自身分泌的降钙素减少,靠自身的降钙素很难制止骨钙丢失。此时骨头内部会充满大大小小的“空洞”,变薄变脆,支撑能力下降,稍微受到外力,就容易骨折。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大量补钙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逐渐增加。中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着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症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症。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中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症。

误区之二: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

误区之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中老年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取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相信大家现在已知补钙并不能治愈骨质疏松症,所以注意切记不要盲目补钙。有什么问题,还是要尽快就医咨询。祝大家身体健康!

赞赏

长按







































ios寮鍙?
瀹夊崜寮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by/6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