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伴有骨质破坏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

2018-5-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欢迎   

[文献标识码] B   

doi:10./j.issn.-..03.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六医院血液肿瘤科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1例伴有骨质破坏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伴有骨质破坏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年1月至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伴有骨质破坏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5~94岁,平均(75±7)岁。

1.2 方法 统计全部病例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初诊时间、初诊时科室、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合并疾病、肿瘤治疗及预后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年龄性别构成:男32例(62.7%),女19例(37.3%),年龄65~94岁,其中65~75岁17例(33.3%),76~85岁24例(47.0%),>85岁10例(19.6%)。

2.1.2 初诊科室:骨科12例(23.5%),普外科11例(21.6%),血液肿瘤科11例(21.6%),消化科11例(21.6%),耳鼻喉科5例(9.8%),肾内科4例(7.8%),心胸外科2例(3.9%),呼吸科1例(2.0%),神经外科1例(2.0%)。

2.1.3 肿瘤类型:多发性骨髓瘤38例(74.5%),其中IgG型25例,IgA型4例,IgD型2例,轻链型7例,ISS分期均为Ⅲ期。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11.8%),均为ⅣB期;霍奇金淋巴瘤2例(3.9%),均为淋巴细胞消减型,为Ⅳ期。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5.9%),其中M12例,M5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3.9%)。

2.1.4 临床表现:所观察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乏力,腰痛29例(56.9%),发热37例(72.5%),胸痛32例(62.7%),消瘦30例(58.8%),腹痛27例(52.9%),嗜睡16例(31.4%),肢体麻木7例(13.7%),二便障碍6例(11.8%),呼吸困难2例(3.9%)。合并糖尿病36例(70.6%),高血压33例(64.7%),冠心病31例(60.8%),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45.1%)。

2.1.5 实验室检查:51例伴有骨质破坏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贫血45例(88.2%),中度至重度贫血21例(37.3%)。低蛋白血症23例(45.1%),血沉增快21例(41.1%),高钙血症19例(37.2%),肾功能异常15例(29.4%),椎体骨质破坏27例(52.9%),肋骨骨质破坏24例(47.1%),骨盆骨质破坏13例(25.2%)。

2.1.6 CT表现:本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进行了脊柱CT检查,24例行胸部CT检查,44例(%)CT显示有椎体及肋骨骨质改变,表现为多发性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破坏,呈皂泡样或蜂窝样,其中3例伴椎旁软组织肿块,3例伴有骨硬化表现。

2.1.7 MRI表现:本组患者中有17例进行了脊柱MRI及骨盆MRI检查,17例患者均示明显异常信号改变,多数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

2.1.8 确诊时间及确诊手段:51例伴有骨质破坏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中从发病至确诊时间为2~27月,中位确诊时间为5月。首选骨髓穿刺22例(43.1%),病灶处骨活检7例(13.7%)。

2.1.9 治疗情况及预后:29例患者行化疗,其中多发性骨髓瘤2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方案为马法兰及强的松,沙利度胺及地塞米松,万珂加地塞米松,淋巴瘤患者方案为COP方案、RCOP方案或ABVD方案,均给予减剂量化疗。急性白血病患者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生存时间3~28月。

3 讨论

老年患者为血液恶性肿瘤高发人群,易误诊及漏诊。

3.1 发病情况 老年恶性血液病伴有骨质破坏病例临床上不少见,本研究占同期老年恶性血液病37.5%,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主。多发性骨髓瘤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以60~70岁发病居多,本研究多发性骨髓瘤占74.5%,与文献报道一致[1-2]。

3.2 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骨质破坏的机制关键在于破骨细胞被激活的同时成骨细胞活性受抑,最终造成骨代谢失衡。CT及MRI影像上常见表现为溶骨性表现,如伴有PO-EMS综合征的患者则表现为骨硬化,与文献报道一致[3]。该组病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占74.5%,提示临床伴有骨质破坏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主。

3.3 临床表现 该研究表明伴骨质破坏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起病症状不典型,初诊时就诊不同科室。所有患者均有乏力,腰痛、胸痛、发热、腹痛及消瘦是常见症状,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达45.1%,就诊外科病例比例达30例(58.8%)。本研究45例发现贫血,23例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及高钙血症发生率较高,提示老年恶性血液病发病时易误诊。本组病例提示合并骨质破坏老年血液肿瘤患者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比例高,与文献报道一致[3]。赵红等[4]及张云香等[5]认为淋巴瘤罕见有骨质破坏,本研究白血病及淋巴瘤伴骨质破坏发生率为9.8%。

3.4 治疗及预后 本组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最长达27月,中位时间为5月,提示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初诊时无典型症状,非血液科医生对恶性血液病认识不足,未能做进一步的检查,缺乏系统分析,造成误诊漏诊[6-7]。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并常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肿瘤学家对老年患者的化疗往往有诸多顾虑,担心化疗耐受性。本组病例60.8%的患者行减剂量化疗,治疗后耐受性尚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为马法兰加强的松,沙利度胺及地塞米松;万珂加地塞米松方案因万珂不良反应较多,出现周围神经炎、乏力、肠梗阻等不良反应,尽管缓解率偏高,耐受性差,在老年血液病中应用受到限制。淋巴瘤化疗方案多采用COP方案或RCOP方案、ABVD方案,剂量减低,耐受性较好。该组病例中39.2%患者行最佳支持治疗。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伴骨质破坏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较多,易出现病理性骨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治疗。骨折后患者较长时间卧床易合并肺部感染,制约了下一步治疗,亦是老年恶性血液病伴骨质破坏患者预后差的原因。本组病例患者生存期为3~28月。对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血沉快、肾功能不全等老年患者,需高度警惕恶性血液病,进一步查骨穿、免疫电泳等检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略

选自:《实用老年医学》年3月第30卷第3期,系本平台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皮肤
中医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by/8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