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护理高钙血症的护理

2020-1-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定义

当骨骼中动员出的钙水平超出了肾脏排泄的阈值就会发生高钙血症。血清钙2.75mmol/L称为高钙血症,有研究者定义,中度高钙血症的数值为总血钙(白蛋白校正后)超过12mg/dl,重度高钙血症大于14mg/dl。血钙正常值因人群及实验室所用的仪器不同而有差异。

临床表现

高钙血症的症状与血钙浓度及血钙上升速度有关,几乎涉及各个系统,且表现具有个体差异,起病早期比较隐匿,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主要有如下表现:

1.神经系统和精神病学表现焦虑、沮丧、定向障碍、幻觉、睡眠紊乱、反射降低、木僵、昏迷。

2.心血管系统Q-T间期缩短、P-R间期延长、心率减慢、心律失常。

3.胃肠道呕吐,便秘,厌食,急性胰腺炎,消化道溃疡。

4.肾脏表现多尿、多饮、肾结石、肾功能不全。

5.骨骼肌肉无力或疲乏。

病因与机制

病因:

肿瘤因素:恶性肿瘤是引起高钙血症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细胞局灶性溶骨性活动和恶性肿瘤体液改变。高钙血症的危险性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原发肿瘤的部位、患病时间和转移部位等因素。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肾癌、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发生高钙血症风险最高。

非肿瘤因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急性肾衰和药物因素等。

机制:

肿瘤相关高钙血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有关因素有:

(1)恶性体液性高钙血症

(2)局部溶骨性高钙血症

(3)其他罕见病例所致的高钙血症机制尚不明确。

诊断对所有高钙血症的患者应进行一系列有关的检查,包括血清钙、磷酸盐、碱性磷酸酶、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等。血钙水平受血白蛋白及钙结合免疫球蛋白影响,因此最好进行离子钙测定,如使用血清总钙指标,需根据白蛋白水平进行校正,校正公式为:校正钙mmol/L=测得钙+0.8*(4.0-测定白蛋白)。2.75~3.0mmol/L为轻度升高,3.1~3.7mmol/L为中度升高,大于3.7mmol/L时可能引起高钙血症危象。心电图常显示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及T波宽大。治疗

(一)一线治疗

1.水化、利尿轻度高钙血症可以用生理盐水静脉水化并适当利尿纠正,如抗肿瘤治疗有效,血钙将会逐渐下降。水化期间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减少钙的摄入停止使用抑制肾脏钙分泌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停止使用降低肾灌注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

3.抑制骨吸收双膦酸盐目前是治疗肿瘤性高钙血症状的标准药物,同时还能控制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4.透析其他方法不宜使用时,重度高钙血症伴有急慢性肾衰患者建议透析治疗。

(二)二线治疗

1.降钙素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和增加肾脏对钙的清除,与双膦酸盐类药物有协同作用。

2.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可加强降钙素的作用。

3.光辉霉素通过降低溶骨细胞数目和活性减少骨的重吸收。

护理01护理评估高钙血症的症状表现差异较大,取决于患者的个体因素,如疾病严重性、慢性病程的长短、已存在的精神疾病、年龄、是否合并使用镇静剂或麻醉药等。护士应掌握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密切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及心律的改变。观察患者的体重、有无水肿、多尿及烦渴,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胃肠道症状,有无厌食、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特别评估是否合并便秘,甚至肠梗阻。观察患者的神经肌肉反应,包括有无乏力、嗜睡、失眠、肌力减退、反应迟钝、癫痫发作、幻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伴有骨痛的患者严格进行疼痛等级评估,做好疼痛护理。遵医嘱正确留取血标本,在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中,除了血钙,还需监测电解质、磷酸盐、尿素氮和肌酐、甲状旁腺激素及相关蛋白。02用药护理

1.水化利尿水化治疗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肾血流,增加尿量,促进钙排泄。护士应遵医嘱快速补液,对于年老体弱或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注意调整补液速度,以免诱发心衰、肺水肿。水化过程中注意监测电解质变化,慎防血容量过多及电解质紊乱。观察患者尿量,正确使用利尿剂,保持尿量在ml/L以上,有助于阻止肾对钙的重吸收作用。应用利尿剂后应加强安全防护,避免患者频繁排尿发生跌倒。

2.双膦酸盐护士应掌握正确的输注时间和途径,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可以根除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s/9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