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高血压nbsp高脂血症
2016-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肥胖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肥胖的定义: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度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判断肥胖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kg/m2)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适合中国的判断标准:
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2.腰围(WC)男性大于94cm,女性大于80cm为向心性肥胖。
3.腰臀比(WHR)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理想体重(kg)=身高(cm)-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
肥胖的判定标准: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即认为是肥胖,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中度肥胖,超过%为病态肥胖。
肥胖病的饮食管理
1.控制总能量摄入
2.适当的营养素分配比例
心脑血管疾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与膳食营养素的关系
1.钠过多摄入
2.肥胖
3.酒精过量饮酒
4.钾低钾饮食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
5.钙摄入量低
6.镁膳食镁与血压呈负相关
7.脂类过多
8.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减少脂肪吸收
高脂血症
膳食营养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1.膳食脂肪和脂肪酸
1)饱和脂肪酸可以显著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2)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同时可升高高血清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浆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
4)反式脂肪酸。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HDL-C降低。
2.微量元素
1)镁
2)缺钙
3)缺锌
4)缺铬
3.维生素
1)维生素C促进胆固醇降解
2)维生素E缺乏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这里是营养学的平台,如果你热爱营养学或正走在这条任重而道远的营养学路上,那么,在这里我们将会带给你无限的精彩!
学校:葫芦岛营养研究指导中心
学校
联系人张校长:
22
学会办公室-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