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也是病
2019-3-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哈罗,各位移友们,小腰儿又来了,今天给大家讲一个移植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症!想必大家都有听过或者接触过吧,在透析的时候,有时候医生抽血后会喊你吃钙片啊,或者打针补钙之类的啊,做了肾移植后,我们有的移友依然要补充钙剂,原因就是这点,预防骨质疏松。但是钙也不能多吃哈,吃多了,高钙血症也麻烦哟,所以,吃药还是要听医生的哈,要准医嘱,不要自己乱吃哈。为啥子今天要讲这个喃,主要是大家对这个不是很重视,所以人家“小骨骨”要跳出来,让你们晓得它的厉害,开玩笑的啦~(其实—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慢性疾病,发病率在所有常见病仅仅排在第六位(排名前十哟),由于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容易被忽视啦。我们肾移植患者更不能忽视哈。)一.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二.症状:
1、首先,病人起初可能没有症状或者很轻微的症状,如偶有腰背部痛,较重者常诉全身或腰背部疼痛,不能提重物,劳累或活动后加重。后期会出现明显的骨痛和肌肉无力。
2、椎体压缩,随着年龄和疾病的增加会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如果严重畸形的话还可引起心输出量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等。女性更容易患病哟~
3、骨折:骨折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弯个腰、提重东西或者摔倒等都可以引起骨折。常见部位有脊柱、髋部和股骨,其中股骨胫骨骨折最常见,危害也最大。如果骨折位置不好同样也会伤害我们的小腰儿嘛,所以一定要注意啊。
三.原因:
1、营养因素:最重要的就是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因为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和磷的吸收,使骨基质矿化受损。而长期蛋白质的不足也会导致骨基质蛋白合成不够,影响新骨的生成,如果同时出现钙的不足,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会提前出现。
2、年龄及内分泌因素:一般30岁左右骨质量是高峰期,以后就会下降,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雌激素缺乏,男性一般在60岁左右,睾酮水平出现下降。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和发生骨质疏松。
3、药物与疾病因素:最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比如我们移植病人吃的强的松),因为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骨形成,同时可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并加速蛋白质分解代谢。而其他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也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
4、遗传因素。
5、运动因素:活动减少、肌肉萎缩。
6、吸烟、喝酒也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吸烟喝酒都不晓得说了好多次了,不管啥子问题都在说,所以移友们一定要注意啊,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四.预防:
1、合理饮食:日常生活应该摄入食物中应富含充足的钙、蛋白质、维生素等,但是动物蛋白是不宜过多。避免酗酒、高盐饮食(腌腊制品)、少饮用咖啡、浓茶等。
2、适当运动:适当进行步行、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但是要避免剧烈的、有危险的运动。
3、如果确诊是骨质疏松症,要遵医嘱用药,补钙等。不要盲目相信外面的”神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