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天补钙还是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2021-3-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1
根据年中国居民健康大数据表明:年我国老龄化将达到30%比例,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更高达60%~70%。
◆为什么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呢?
EurJNeurosci.Authormanuscript;availableinPMCJun3的数据表明,女性骨峰值低于男性,绝经后骨质流失速度还高于男性,所以女性比男性更易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很多人在补钙方面都有误区:
1身体里的2种钙
血钙、骨钙
正常人体内钙的含量约为~克,约占体重的1.5~2.0%。体内约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的钙存在于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二者作用大不相同:
血钙:
血钙对肌肉调节和神经的正常活动、凝血过程、调节肠道菌群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骨钙:
当人体血液中的钙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将会沉积到骨骼之中形成羟磷灰石和磷酸钙,成为骨钙。这一过程也就叫做钙磷沉积。
2为什么血钙正常,还是缺钙?
关键原因在这里
血钙与骨钙保护平衡当血钙高时,可促进钙磷沉积,增加骨钙量;而当血钙过少时,需要从容量库存里调动骨骼中的骨钙,溶解变成血钙。
当血钙经常不足或雌性激素减少(绝经后),此时骨钙就会不断溶解,当溶的多了,那么就容易形成骨质疏松。
所以,我们经常说的缺钙,主要指的是骨钙。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
约为2.25~2.75mmol/L,若低于1.75mmol/L为低钙血症;若高于2.75mmo1/L为高钙血症;
30~40岁骨量峰值时,骨密度为0.±0.06,以后以每年1.2%的速率流失;50~55岁时为0.±0.09;61~65岁时为0.±0.07;65岁以上老人为0.±0.06,骨质丢失约31.9%。
3保持好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