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靠牛奶骨头汤就行了你补的钙可能都补

2021-11-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们都知道,补钙很重要!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最基本的措施。但是,

怎么补钙?

每天摄入多少钙量?

牛奶、虾皮、骨头汤,食疗补钙可以吗?

液体钙、胶囊钙、钙片哪种吸收好?

老年人、成年人、儿童补钙有什么不同?

一、哪些人需要补钙?

成人每天所需钙摄入量是mg,但现阶段,青少年、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的女性和老年人每日膳食钙实际摄入量≤mg,普遍存在钙摄入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通过补钙来达到目标。但是,以下这两类人群不需要补:

01

1岁以内的婴幼儿

1岁以内的婴幼儿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食,通常已经摄入了足量的钙,就不需要额外再补充钙剂了。

02

饮食均衡的人群

对于每天摄入足够的牛奶、豆类等高钙食物且经常运动的人群,可不用再额外补钙。

二、补钙前应做哪些工作?

补钙前建议先进行检查,如化验血钙、尿钙/肌酐比值、骨代谢相关激素、肾脏超声检查、骨密度检查等,这对了解机体的血钙与尿钙水平,解答身体是否真正缺钙,需补哪种钙,以及补多少钙等问题是非常重要。

三、怎么通过食疗补钙?

最安全、最经济的补钙品还是来自于食物。

01

牛奶!牛奶!首推牛奶!

含钙量高、吸收性也好的食物首选牛奶!每天1~2盒ml的奶就能提供大约~mg的钙!牛奶不但含钙量高,且奶中的乳糖、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能促进钙的吸收与消化,增进骨骼的钙化。

02

其它类高钙食物

其他奶制品(酸奶、奶酪、奶片)、蛋类(每g蛋黄含有钙mg)、大豆类制品(豆腐、豆浆)、坚果类食物(花生仁、核桃仁)、海产品(虾皮、虾米、海带等)、蔬菜类(金针菜、萝卜、香菇等)也是良好的钙来源。

03

其它注意事项

日常饮食中,动物骨骼如猪骨、鸡骨等钙含量很高,但难溶解于水,在熬骨头汤时适量加些醋,可使骨头中的钙有少量溶解到骨头汤里,才有补钙的作用。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钙剂?

01

各类钙剂含钙量对比

常用的钙补充剂中,碳酸钙含钙量最高(40%)>磷酸氢钙(23%)>醋酸钙(25.34%)>乳酸钙(13%)>葡萄糖酸钙(9.3%)>柠檬酸钙(8%)。

02

特殊人群选择钙剂的建议

胃肠功能正常成年人,首选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酸钙,适于胃酸缺乏病人;磷酸钙不宜用于肾衰的病人;糖尿病患者除了葡萄糖酸钙,其他钙都适用。

五、其它补钙方式有哪些?

01

多做体育运动

多做体育运动,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也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02

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VD的合成,利于钙的吸收。

03

吃好早餐

吃好早餐,因为人体早上对钙的吸收能力最强。

补钙过医院监测血钙、尿钙水平以及与骨代谢相关激素的变化,调整补钙方案。建议每3~6医院检查一次,根据检查结果适当调整补钙方案。总之,在补钙前进行合理检查,制定合理的补钙方案,才能达到安全补钙的目的。

治未病科简介

医院治未病科,针对个体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及健康长寿目的,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科室分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体质辨识区、健康咨询与指导区、传统疗法区。

服务对象

(一)健康人群热爱健康、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健康知识不足,希望得到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并拟通过定期健康检查评估,保持健康的人群。(二)体质失调人群中医体质辨识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三)亚健康人群即自觉有不适或衰退表现或憔悴而又不符合医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的人群,如有易感冒、易疲劳、易失眠、易动怒、易紧张、记忆力减退、性生活冷淡、腰酸背痛等症状以及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强度、生活烦恼导致身心俱疲的人群。(四)病前状态人群体检有理化指标异常,自觉症状不明显,但容易发展为某类疾病的人群,如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腰肌劳损、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经前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五)慢性病人群已确诊有各种慢性病如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胃肠炎、类风湿关节炎、肺气肿、哮喘、冠心病患者或急性病恢复期如中风后、心梗后等目前处于稳定期的人群。(六)特殊人群发育期少年儿童、孕期妇女、备孕夫妇、老年人等有中医调养需求的人群。

服务项目

(一)治疗疾病类1)各种疼痛(头颈肩背腰及膝肘腕踝关节痛、痛经)2)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睡眠颠倒、异态睡眠等)3)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强迫、双向障碍等)4)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及高脂肪肝为表现的代谢疾病)5)教师职业病(咽炎、静脉曲张、颈椎病)6)面部美容(痤疮、过敏、瘦脸、祛黄祛斑、美白养颜)7)冬病夏治(二)调理预防类1)中医体质减肥2)孕前产后调理3)九种体质偏颇的调理4)更年期综合征调理5)膏方调理(治疗类膏方、养生类膏方)(三)治疗调理方法针药并用,突出非药物疗法,如无痛腹针、落脏腹针、靳三针、平衡针、耳针、蜂针、刃针、针刀、推拿、整脊、火罐、刮痧、推拿、药物、熏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雷火灸、热敏灸及长蛇灸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by/12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