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尿毒症掌握这些要点或能长期稳定
2024/2/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把慢性肾衰分为5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大多数处于3期之后,也就是每分钟肾小球滤过率不足60毫升。导致慢性肾衰的原因有很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乙型肝炎等。慢性肾衰发展成尿毒症的风险极高,患者最终只能面临着肾移植或透析,不过只要掌握以下几点就能保证病情长期稳定。
慢性肾衰患者怎样做能保证病情长期稳定?
1、及早用药治疗
达到慢性肾衰阶段说明病情已发展了很长时间,若仍然置之不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加快肾衰竭发展进程,使得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急剧升高,最终发展成尿毒症阶段。其实慢性肾衰只要及早科学规范治疗,就能稳定血肌酐和尿蛋白,延缓病情发展。
2、根据病因治疗
治疗任何疾病都要找到其根源,慢性肾衰也是如此,随意治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首先应找出引起慢性肾衰的原因,如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和慢性乙型肝炎、严重感染等。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如稳定好血压和血糖、积极接受乙肝抗病毒治疗、正确服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3、不能只想着降血肌酐
血肌酐是慢性肾病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只是一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