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多发性骨髓瘤MM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来源:网络

  一、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

  二、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误诊。MM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

  2、贫血和出血

  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较多见,严重者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肝、脾、淋巴结和肾脏病变

  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器官肿大或者异常肿物需要考虑髓外浆细胞瘤或者淀粉样变。

  4、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髓外浆细胞瘤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5、多发性骨髓瘤多见细菌感染

  亦可见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性带状庖疹也容易发生,尤其是治疗后免疫低下的患者。

  6、肾功能损害

  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7、高黏滞综合征

  可发生头晕、眼花、视力障碍,并可突发晕厥、意识障碍。

  8、淀粉样变

  常发生于舌、皮肤、心脏、胃肠道等部位。

  三、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SWOG(西南肿瘤工作组)标准

  主要标准

  组织学活检证实浆细胞瘤

  骨髓浆细胞增多≥30%

  过量M蛋白存在

  -IgG3.5g/dL(血清)

  -IgA2g/dL(血清)

  -轻链(本周氏蛋白)≥1g/24小时

  次要标准

  骨髓浆细胞增多10%~29%

  M蛋白存在,但未达到主要标准中的规定

  溶骨性病变

  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IgM50mg/dL

  -IgAmg/dL

  -IgGmg/dL

  要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必须至少符合:

  1个主要标准+1个次要标准,或3个次要标准。

加入QQ群,与更多病理朋友同行: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重庆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by/2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