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误诊的多发性骨髓瘤
2018-10-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或Kahler病。虽然早在年对此病已有人作出描述,但直到年经Kahler详细报告病例后,多发性骨髓瘤才普遍为人们所了解和承认。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并浸润全身的骨骼及软组织等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并导致不良后果。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首发症状不一,首诊科室多,在临床上误诊率很高。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骨质疏松”、“骨转移癌”、“腰椎结核”、“肾病”、“复发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病。国内曾有报道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误诊率高达69%,可见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诊断是临床医师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有些患者因为骨髓瘤细胞的浸润破坏了骨骼组织。骨皮质变薄或被腐蚀破坏,骨质变得软而脆,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甚至打个喷嚏都可引起骨折。初诊医生发现患者“骨折”后,并没有进一步究其原因,仅满足于“骨折”的结论,是导致误诊及延误治疗的原因。
骨髓瘤患者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但无免疫活性;白细胞减少、贫血等影响正常免疫功能,故易于反复感染。有些患者可以发热作为首发症状就诊。易发生上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医师如果只局限于抗感染治疗,而未考虑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反复感染。则极易出现误诊及延误治疗。
肾脏病变为本病常见而重要的病变。临床表现以蛋白尿最常见,其次为血尿。晚期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中老年患者长期蛋白尿、血尿不能明确诊断者,应及时作肾活检、骨髓穿刺或骨髓、血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蛋白电泳等骨髓瘤相关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本病起病隐匿,症状表现复杂多样,误诊漏诊经常发生,需引起人们重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