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知道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知识

2020-9-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56688.html

心脑血管疾病(CCVD)与众多危险因素相关,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专家学者。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上升阶段,推算患病人数约2.9亿,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报告》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肺原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高血压2.7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

目前心脑血管病发病趋于年轻化,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及经济负担,已经让全民为之担忧,然而大多数人对脑血管病的真正认识却十分肤浅,这对卒中的预防、发病、治疗及恢复过程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普及防治脑血管病的知识至关重要。

十个现象提醒你要留意身体

1.主动脉血管堵塞

(1)突然胸闷、胸痛

在运动、生气、紧张或压力过大时,会出现胸闷的现象。有时劳动或情绪激动时,会有胸部被挤压的感觉,疼痛通常由胸骨后开始,也有可能发生在手臂、肩膀、颈部、下颚、喉咙或背部,甚至有人会有消化不良的感觉。

(2)运动后会喘,久久停不下来

以前运动休息一会儿,喘气就会平息下来,但最近运动后会很喘,而且很久停不下来。医院检查是不是血管出了问题。

(3)手一直抖动,无法克制下来

如夹菜时手一直发抖,与人谈话时感觉眼皮一直跳、嘴角微微抽动等现象,而且没有办法克制停下来;以及短暂性神智障碍、失语症、失读症,以及丧失方向感等症状;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罕见的症状,如耳鸣、呕吐、打嗝、嗜睡、突然听不到声音和走路不稳等;也有的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可是胃镜检查又找不出毛病,这可能是心血管狭窄造成的。

(4)单侧手脚突然无力或麻木

这是俗称“小中风”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包括半侧的脸部或手脚感觉异常,嘴歪、眼斜、流口水、吞咽困难等症状。

(5)单眼失明

小中风常见的明显症状是单侧短暂性的视力模糊,甚至某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大约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如果你也有,就要小心了。

2.周围血管堵塞

(1)手脚老是感觉冰凉

触摸患者双脚的温度与脉搏的强度,如果温度低、脉搏减弱又伴随着手脚麻木的状况,就表示血液循环出问题了,需要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来确诊。

(2)伤口久久无法愈合

如静脉曲张引起静脉血管淤积,造成慢性溃疡。皮肤会因为缺血由粉红色转为暗紫色,且在局部会发生溃疡或是坏疽的现象,并逐渐延伸到周围组织。

(3)间歇性跛行

患者常常在走路时由于下肢血流不畅而感觉疼痛,必须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等血流恢复正常后才能继续前行,这就是间歇性跛行。

(4)皮肤变薄、腿毛脱落、趾甲碎裂

腿毛容易脱落、皮肤颜色变白或是变薄,脚趾甲容易碎裂等症状,这些都是周围血管堵塞的征兆。

(5)脚突然肿胀,摸起来热热的

脚部突然肿胀得很厉害,触摸皮肤会有发热的感觉,医院检查了。

心脑血管疾病致病五大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主要危险因素有机体因素、疾病因素、生活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气象因素等。

一、机体因素

1.性别与年龄。一般情况下,男性40岁以后冠心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每增加10岁,发病率递增一倍;女性冠心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男性晚10岁左右,到更年期后,逐渐接近男性。

2.超体重。据相关资料证明,超体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和超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患因素。

3.遗传。冠心病有较肯定的家族聚集性,有患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其冠心病死亡率为一般人群的2.4倍。

二、疾病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患高血压的年龄越早,得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

2.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清中某一种或几种脂蛋白的增多。低密度脂蛋白,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是冠心病。据有关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不仅较正常人高2倍,且发病早、病变范围广。

4.心脏病。不良的心功能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其发生率比无冠心病人群高5倍。

三、生活因素

1.吸烟。据某地区18年随访资料表明,大量吸烟的男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非吸烟人群的3倍。

2.饮酒。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若大量饮酒伴情绪激动,可导致脑血管意外。

3.饮食。膳食中钠盐负荷高、钙摄入不足等,均是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因素;脂质中的胆固醇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膳食,可摄入较多的胆固醇,致使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

4.活动。冠心病的发病率一般是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平时活动量少,冠状动脉缺乏负荷锻炼,加之脂质沉着,易发生冠心病。

四、社会心理因素

1.职业。工作中需用脑力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职业,对视觉、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职业,均能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高。

2.性格和神经类型。A型性格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A型性格的个性特征,影响了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五、气象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寒冷季节的发生率较其他季节明显增高。

心脑血管预防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

控制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减少发病率,但由于目前发病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改变,生活不规律,忽视患病的风险,预防意识较薄弱,所以我们要积极干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防止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需要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应忌烟,少酒,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

FLYDUDU

轻/多/嘟

减掉内脂一身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hl/10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