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质疏松,补钙不简单
2017-5-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成为中老年人群的隐形杀手之一。
在传统观念里,防治骨质疏松得“补钙”,铺天盖地的各种补钙产品广告让人“雾里看花”,难以选择。然而,是否吃了钙片就万事大吉了呢?如何科学的补充钙剂对于许多人来讲还存在很多误区,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科学补钙的小常识吧!
首先,钙剂的选择方面,一定要注意看元素钙的含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钙制品,很多标注的是钙盐含量,而不是元素钙。大家在补充钙剂时要根据其元素钙含量确定口服剂量。就钙剂的吸收率而言,市场上常用钙剂吸收率在27-39%,其中碳酸钙最高,是最佳选择。切不可盲目相信广告,吹嘘某种钙剂吸收率达到90%以上。同时应看钙剂中是否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元素钙的吸收,而老年人维生素D合成下降,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所以,一次服用既有足量的元素钙摄入,又有维生素D的补充,这是最佳选择。
其次,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科学补钙的目的。最好的方式是多食用一些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奶和奶制品是钙的重要来源,其中钙的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每天喝g的牛奶大约可以获得mg的钙。豆制品、虾皮、鱼、海带、坚果类、芝麻酱等食物含钙量也较高,平时可以多加食用。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补钙和防止骨量丢失也十分重要。平时应多晒太阳和户外运动,太阳中的紫外线可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一般晒太阳时间在20到30分钟为宜。同时注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吸烟,不嗜酒,这些都会减少钙的吸收,对补钙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需要说明,补钙也并非越多越好。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量补钙导致高钙血症,可引起泌尿系结石、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中老年人钙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毫克,骨质疏松人群可适量增多,但不宜超过毫克,我国老年人(年龄>65岁)每日从饮食中获得的钙量大约为mg,故每日应补充元素钙约-mg为宜。
南京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