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与葡萄糖酸钙的用法

2020-8-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1088.html

严重的低血钙可出现低钙血症危象,从而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

1.10%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10~20ml(10ml葡萄糖酸钙含90mg元素钙),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可在1~2小时内重复一次。

2.若抽搐不止,可10%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20~30ml,加入5%~10%的葡萄糖溶液ml中,持续静脉点滴。速度小于4mg元素钙/(h·kg)体重,2~3小时后查血钙,到2.22mmol/L(9mg/dl)左右,不宜过高。

3.补钙效果不佳,应注意有无低血镁,必要时可补充镁。

4.症状见好,可改为高钙饮食,口服钙剂加维生素D(营养性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

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钙低于2.2mmol/L(或2.1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低钙血症经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钙浓度迅速下降或持续低钙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一般低钙血症都伴有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钙剂,适当锻炼,每天一定的日照,合理营养可以避免其发生。但不可过度补充钙剂以免发生高钙血症。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一组多原因疾病,如先天性甲状旁腺发育不全或不发育、DiGeorge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I型等,新生儿低钙血症可由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引起,或由于母亲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家族性良性高钙尿症而存在高钙血症,从而使新生儿导致暂时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所致;②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较为常见,多见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及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后、浸润性疾病如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转移性肿瘤等;此外,骨饥饿综合征是手术后导致低钙血症的又一原因,见于严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在甲状旁腺切除术后,造成相对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使大量Ca2+进入骨细胞所致。严重的镁缺乏是功能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能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障碍及效应组织如骨和肾对PTH作用的抵抗。③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表现相似,但甲状旁腺本身无病变,低钙刺激甲状旁腺增生,PTH分泌增加,因而血清PTH常升高。

2.维生素D代谢障碍:①维生素D缺乏:多见于营养不良,特别是接触阳光过少时;此外还见于慢性腹泻、脂肪泻、慢性胰腺炎、囊性纤维化及胃切除术后等②维生素D羟化障碍:见于肾功能衰竭、肝病、遗传性1α羟化酶缺陷、维生素D依赖性骨质软化症Ⅰ型等疾病。由于维生素D的羟化障碍,体内不能有效的生成活性维生素D3。另外还有维生素D依赖性骨质软化症Ⅱ型,是由于维生素D受体突变引起。③维生素D分解代谢加速:长期应用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能有效地增强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使维生素D及25(OH)D3在肝脏的分解代谢加速。苯妥英钠虽对维生素D分解代谢无直接作用,但能减少钙从骨中释放及减少肠对钙的重吸收,亦能导致低钙血症。同时抗癫痫药的使用均能增强维生素D的需要量。

3.肾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衰竭,1,25(OH)2D3的生成减少,使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衰竭时磷的排泄减少导致磷潴留使肠道吸收钙减少;而高磷血症及骨对PTH的抵抗性造成阻碍骨内钙的动员;出现酸中毒时加速了钙从肾脏排泄而造成血钙进一步降低。

4.药物:①用于治疗高钙血症及骨吸收过多的药物,如二膦酸盐、普卡霉素(光辉霉素)、降钙素、磷酸盐等。②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能通过改变维生素D代谢导致低钙血症。③钙螯合剂:常用的有EDTA、枸橼酸等。④膦甲酸:能够螯合细胞外液中的钙并导致低镁血症。

5.恶性肿瘤伴发的低钙血症: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成骨细胞转移,能加速骨的形成导致低钙血症。另外淋巴瘤、白血病化疗时大量组织破坏,使磷酸盐释放入血,血钙可明显下降,称为肿瘤溶解综合征。

其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脂肪坏死可使大量钙沉淀形成皂钙;横纹肌溶解也可产生类似的症状。

葡萄糖酸钙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低钙血症、过敏性疾病、镁中毒、氟中毒等。关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如何使用的问题,丁香园论坛有比较多的讨论话题。

葡萄糖酸钙为什么不可以静滴?

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电解质化验钙离子1.75mmol/L,同时伴有双下肢和腰部麻木,考虑与低钙血症有关,想给患者补点葡萄糖酸钙。

由于我一直没有对补钙知识系统学习过,所以有点蒙蒙的,只能复制之前的医嘱(10mL葡萄糖酸钙+mL10%GSivgtt)。第二天,上级医师看医嘱的时候,告诉我葡萄糖酸钙不能静滴,怕漏液刺激皮肤及血管,引起皮肤坏死。

那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能否静脉滴注?不能静滴是怕漏液引起皮肤坏死吗?欢迎留言讨论。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能否静脉滴注?

关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用法,用药助手药物说明书中提到「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第17版《新编药物学》也提到给药方法为「静脉注射」:

那么葡萄糖酸钙到底能不能静脉滴注呢?据笔者所知,临床上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很多文献中也提到了静脉滴注的方法。人卫版《急诊内科学》第2版中关于「静脉滴注」的使用说明:

话题分析:综上所述,葡萄糖酸钙可以静脉滴注。但由于话题中该患者的血钙浓度为1.75mmol/L(参考值:2.25~2.65mmol/L),已处于危急值,可引起手足抽搐等严重情况,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故建议静脉注射。待症状缓解,后续治疗可以静脉滴注。

问题2:葡萄糖酸钙是否一定要稀释?能否直接静推?

不管是药物说明书,还是《新编药物学》,都提到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需要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但也有站友分享可以直接静脉推注。

笔者的观点,不建议直接静脉推注。理由如下:

1.未经稀释直接静推,对静脉刺激反应大。说明书中提到「葡萄糖酸钙漏出血管外,可致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皮疹和疼痛,并可随后出现脱皮和组织坏死。」有文献也报道了葡萄糖酸钙外渗致皮下组织坏死的案例。

下图为护理时间「患者诉留置针部位疼痛,这3个原因你不可忽视」一文中葡萄糖酸钙未经稀释致外渗的案例。

提醒:据悉,该案例系纠纷案例。

2.直接静脉推注速度不好掌控。文献报道,注射葡萄糖酸钙会使血钙突然增高,易引起患者心率失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引起心脏骤停。

有研究对不同速度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所致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分别采用两种不同速度进行静脉注射:将10mL10%葡萄糖酸钙溶于10mL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20min内推注完毕;将10mL10%葡萄糖酸钙溶入mL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20~30gtt/min,时间超过30min。

由于静脉滴注可均匀给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脉推注的给药方式,建议静脉滴注给药。

综上所述,即使稀释给药,不同浓度和不同速度的不良反应也不一样。因此,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建议稀释后给药。

问题3:稀释液为何一定要用10%~25%GS?

如题,有站友提问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稀释方法。笔者查阅文献,也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丁香园助理版主hyxxj认为临床实际使用时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都在稀释,但讲不出什么理由:

丁香园版主wangshuping则认同风流浪人的说法:

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欢迎文末留言讨论。

问题4:10%葡萄糖酸钙静脉微量泵注射如何稀释?

丁香园版主执着回复: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加等量的5%~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注,速度不要超过5mL/min(即等量稀释,稀释后给药速度每分钟不超过5mL)。

提醒:

1.经微量泵注射给药,建议中心静脉置管或PICC给药,避免药物外渗。如经外周静脉给药,选择粗且清晰的血管,避免下肢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

2.有报道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使用时出现可见异物(钙剂易与多种药物发生配伍禁忌生成沉淀),引发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用时务必认真检查药物的澄清度,确认两组药物之间没有配伍禁忌,必要时采用生理盐水冲管间隔开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表现

低钙血症经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血钙降低的程度不完全一致,而与血钙降低的速度、持续时间有关。血钙的快速下降,即使血钙水平在2mmol/l,也会引起临床症状。低血钙的临床表现主要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有关。

1.神经肌肉系统:由于钙离子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低钙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可出现肌痉挛,周围神经系统早期为指/趾麻木。轻症患者可用面神经叩击试验(Chvostek征)或束臂加压试验(Trousseau征)诱发典型抽搐。严重的低钙血症能导致喉、腕足、支气管等痉挛,癫痫发作甚至呼吸暂停。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抑郁及认知能力减退等。

2.心血管系统:主要为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心室纤颤等,心力衰竭时对洋地黄反应不良。心电图典型表现为QT间期和ST段明显延长。

3.骨骼与皮肤、软组织:慢性低钙血症可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等。骨骼病变根据基本病因可以为骨软化、骨质疏松、佝偻病、纤维囊性骨炎等。慢性低钙血症患者常有皮肤干燥、无弹性、色泽灰暗和瘙痒;还易出现毛发稀疏、指甲易脆、牙齿松脆等现象;低钙血症引起白内障较为常见。

4.低血钙危象:当血钙低于0.88mmol/L(3.5mg/dl)时,可发生严重的随意肌及平滑肌痉挛,导致惊厥,癫痫发作,严重哮喘,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喉肌痉挛致窒息,心功能不全,心脏骤停。

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肌痉挛、喉鸣、惊厥,以及易激动、情绪不稳、幻觉等精神症状。低钙血症患者可表现Chvostek和Trousseau征阳性,但约l/3的患者可为阴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f/10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