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的初步讨论

2017-4-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骨骼是除肺脏、肝脏以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70~80%的癌症患者最终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是癌症疾病晚期的表现,也是间接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骨转移多发在脊柱、骨盆,其次为肋骨、股骨和肱骨。本文对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做初步讨论一、诊断(一)临床表现1.疼痛。大约50~90%患者有疼痛表现。癌症疼痛多数来源于骨转移。2.病理性骨折。约5%~40%。3.高钙血症,约10~20%。4.脊髓压迫症状;约10%。5.骨髓抑制,小于10%。(二)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表现为溶骨性、成骨性以及混合型3种。2.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是最常用和最敏感的方法,可用于早期筛查。3.CT和MRI检查可显示病灶大小,范围以及周围比邻关系、软组织情况。其中,MRI是脊髓压迫症的首选检查方法。(三)诊断要点结合患者症状、病史,X线片、骨扫描、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大多可做出临床诊断。二、治疗(一)治疗原则总而言之,骨转移瘤的治疗总体属于姑息性治疗,核心目的是消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根据原发肿瘤部位、病理情况、既往治疗情况以及年龄生理状态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核素治疗、双磷酸盐和中医中药治疗等。(二)治疗方法1.放射治疗可控制局部病灶、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2.手术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脊柱骨转移病灶局限,可手术预防病理性骨折造成瘫痪。3.化疗PS评分高,原发肿瘤对化疗敏感者,可考虑化疗。4.双磷酸盐抑制破骨细胞对骨组织的吸收,预防和治疗高钙血症。5.中医中药治疗晚期骨转移表现为疼痛为主,中医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临床确实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6.疼痛处理应按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合理、规范使用镇痛药物,满意控制癌痛。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骨转移的放疗骨转移放疗的机制有哪些?1.放疗能杀伤肿瘤细胞,对骨质有直接的保护作用;2.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3.破坏局部的造血环境,使骨质结构改变,骨髓被脂肪取代,不利于肿瘤细胞生长。骨转移放疗主要能达到什么目的?1.止痛;2.防止病理性骨折;3.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及功能状态,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骨转移放疗的效果如何?1.疼痛缓解率高:局部放疗是治疗骨转移的有效方法,文献报道放疗局部止痛疗效肯定,80%-90%的患者可以获得较持久的止痛效果,至少可以部分缓解。2.疼痛缓解速度快:放疗可使疼痛缓解迅速,对治疗有反应者50%以上在1-2周内表现有效。3.疼痛缓解时间长:70%以上患者缓解期达3个月,而且保持满意的生活质量,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生存期超过1年的患者中,50%-60%能达到持续缓解。

爱肝知识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等传播媒介需要引用请在醒目的位置标注“转自爱肝知识”









































中科医院
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f/5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