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二学习第17周红霞
2018-4-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课代表寄语
今天我们开启第17周的学习。这一周我们开始学习新的章节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包括九个小节,第一节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第二节是雌激素,第三节是孕激素,第四节是避孕药,第五节是蛋白同化激素,第六节是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第七节是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第八节是口服降糖药,第九节是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其中蛋白同化激素和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是年新增章节。本章是药二考试重要章节,本章在年考试所占分值为14分,所以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这章我们分两次学习,第一次学习第1、2、3、4、5、6节剩下的下一次学习。
学习之前还要给大家鼓劲。10月,考场中的收获,正是源自于你今天比他人更辛勤的付出!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
内分泌系统:指一群特殊分化的细胞组成的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松果体等。这些腺体分泌高效能的化学物质(激素)发挥兴奋或抑制作用。
第一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临床中应用最多,肾内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变态反应科、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主要应用。
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人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在超过生理剂量时,表现出广泛而显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类
类别
代表药物
长效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中效
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曲安西龙
短效
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医源性库欣综合征-----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
作用特点(重要考点)-----四抗
一、抗炎作用
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炎症反应
二、免疫抑制作用(抗免疫)
1.影响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
2.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可致感染加重
三、抗毒素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减轻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减少内热原的释放,对感染毒血症的高热有退热作用。
四、抗休克作用
1.各种严重休克一辅助治疗
特别是感染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糖皮质激素+足量有效抗菌药
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心源性休克:强心苷+糖皮质激素
低血容量休克:补充血容量+糖皮质激素
机制:
解除小动脉痉挛,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对中毒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都有对抗作用。
五、对代谢的影响(升糖、解蛋、移脂、保钠):
增高肝糖原,升高血糖;提高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可改变身体脂肪的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增强钠离子再吸收(水钠潴留),及钾、钙、磷排泄(低钾、骨质疏松)。
六、血液和造血系统(三多二少);
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嗜酸细胞及淋巴细胞减少。
七、其他作用: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诱发癫痫
2.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诱发溃疡
3.减轻结缔组织的病理增生。
总结
生理情况下分泌糖皮质激素影响物质代谢过程,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生物合成和代谢
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免疫等药理作用
四抗----抗炎、抗毒、抗免疫、抗休克
三多一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增多
一少一血中淋巴细胞减少
一兴奋一中枢神经兴奋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重点考点)
1.替代疗法
2.严重感染
3.防止炎症后遗症
4.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5.治疗各种休克
6.血液病
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曲安西龙
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重要考点)
严重感染并发的毒血症,如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肺炎、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型肝炎等。
7.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8.其他:
肌肉和关节劳损,严重天疱疮、剥脱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及甲状腺危象等。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重点考点)
大剂量冲击疗法:
严重中毒性感染及各种休克,氢化可的松首剂静注~mg,一日量可达1g以上,一般不超过3日。
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等。泼尼松10~2omg,一日3次。产生疗效后,可改用隔日给药,
3.小剂量代替疗法:
每日给生理量。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一般上午8时给药;或早晨给药2/3,夜间给药1/3。
典型不良反应(重要考点)
好记星:
药物相互作用
1.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可加快糖皮质激素代谢,合用时应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剂量。
2.地尔硫,酮康唑和伊曲康唑能够抑制CYP3A活性,升高甲泼尼龙的血浆浓度,合用时注意减少激素用量。
3.糖皮质激素与噻嗪类利尿剂或两性霉素B均能促使排钾,合用时注意低血钾(特别注意)。
4.糖皮质激素与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合用更易致消化性溃疡(特别注意)。
用药监护(考点)
1.糖皮质激素的一般使用原则
应用原则:
①早期用药使用突击剂量,短疗程。
②合用有效、足量的抗菌药物
③症状控制后,先停激素后再停抗菌药。
④病毒、真菌感染原则上不用。
1)能局部使用,不全身应用;激素依赖性的哮喘患者:
以吸入替代口服给药。吸入后常规漱口,避免残留药物诱发口腔真菌感染和溃疡。
2)能小剂量使用,不选择大剂量;
3)能短期使用,不长期应用。
2.注意特殊人群的应用
(1)儿童:监测生长和发育情况。
(2)老年人:预防消化道溃疡、感染、骨质疏松症和高血压等;精神病史者避免使用。
(3)可的松和泼尼松:为前药,需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而生效
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宜选择: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4)长期使用须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注意白内障、青光眼或眼部感染、电解质紊乱。
3.注意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时辰性
2日总药量隔日早晨一次给园圃药物疗法
根据激素昼夜分泌节律性规律而确定。
两个有利影响:
1.给予外源性皮质激素正值生理分泌高峰,对皮质功能影响较小。
2.外源性激素药峰时间与内源性分泌高峰时间重叠,产生药效协同作用。
4.停药时宜缓慢
停用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以免复发或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状
糖皮质激素分泌调节:
受ACTH调控并呈负反馈作用。
糖皮质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分泌:午夜12点最低一逐渐上升一晨8点最高一逐渐下降。
主要药品
药品
适应症
注意事项
氢化可的松
肾上腺皮质及垂的体功能减退,过敏性、炎症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抢救危重中毒性感染。
(1)未能控制的结核性、化脓性、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者忌用。(2)心脏病和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慎用。(3)长期应用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
地塞米松
过敏性、炎症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参见氢
盐皮质激素活性很弱,水钠潴留作用较弱,不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的替代治疗。
第二节雌激素
雌激素分类
类别
代表药物
天然雌激素
雌二醇、雌三醇
人工合成雌激素
戊酸雌二醇、炔雌醇,孕马雌酮、尼尔雌醇、炴雌醚、普罗雌烯
生理性的雌激素来源于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
雌二醇:生物活性最强。雌三醇最弱。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和维持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促使乳腺腺泡发育,乳房增大,乳汁生成)
2.卵巢:刺激卵泡发育
雌激素浓度的高低通过反馈的方式:促进或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间接影响卵巢功能
3.输卵管:加速卵子在输卵管的运行速度
4.子宫:促进子宫内膜和平滑肌的代谢。
5.阴道: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分化、成熟及角化
6.骨骼:促进骨质致密
绝经期: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症。
7.心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降低血胆固醇
女性:高血脂、冠心病发病率低源于雌激素
8.皮肤:滋润皮肤、亮丽头发。
典型不良反应
1.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长期大剂量使用雌激素,轻微增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发生
预防:与孕激素联合。
2.高钙血症,水钠潴留,体重增加、三酰甘油升高、糖耐量下降;
3.血栓性静脉炎和(或)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风险增加;
4.绝经后阴道炎,局部使用雌激素:白带增下腹胀或阴道灼热。
用药监护
1.注意权衡应用雌激素的利弊
(1)雌激素治疗增加血栓栓塞、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治疗前评估患者血栓发生,妇科肿瘤风险。
(2)雌激素治疗诱发阴道不规则出血。
2.使用雌激素应遵循临床评价和指南意见
(1)雌激素、雌激素一孕激素联合避免用于卒中危险度升高妇女。
(2)联合可增加乳腺细胞的增殖,乳腺疼痛和乳腺摄影密度。
主要药品
药品
适应症
雌二醇
1.卵巢功能不全或激素不足引起: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闭经、绝经期综合征;
2.前列腺癌
戊酸雌二醇
1.绝经后更年期症状、卵巢切除后的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状。
2.与孕激素类药物合用:避孕药
炔雌醇
1.闭经、月经过少、功能性子宫出血、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发育不全,前列腺癌等。
2.避孕药。
雌三醇
绝经后妇女因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泌尿生殖萎缩和萎缩性性阴道炎。
尼尔雌醇
绝经期或更年期综合征
第三节孕激素
孕激素由卵巢的黄体细胞分泌,以孕酮(黄体酮)为主,孕激素是维持妊娠所必须的。
作用特点
(1)维持妊娠。
(2)与雌激素共同作用,促使乳房充分发育。
(3)大剂量产生抑制排卵作用。
(4)甲羟孕酮:作用强的孕激素,无雌激素活性,口服和注射均有效。
(5)炔孕酮:口服有效孕激素,作用与黄体酮相似。
(6)环丙孕酮:抗雄激素作用很强,也有孕激素活性。
主要药品
黄体酮
适应症:用于习惯性流产、痛经、经血过多或血崩症、必经等。口服大剂量也用于黄体酮不足所致疾病。
注意事项:慎用于心血管疾患、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哮喘、癫痫、偏头痛或其它可能加重体液潴留病症患者。
好记星:
分泌来自于黄体,维持妊娠是必须;
要为产乳做准备,必须加点雌激素;
大剂量时负反馈,排卵反而被抑制;
有效规避禁忌症,用药选择应注意。
第四节避孕药
作用特点
1、抑制排卵:雌激素+孕激素
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分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血中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减少,抑制卵泡生长和成熟排卵。
2.阻碍受精:小剂量孕激素口服。
抑制宫颈黏膜的分泌,使粘液减少但黏稠度增高阻碍受精;精子获能受到抑制,失去受精能力。
缺点:不规则出血的发生率较高。
典型不良反应
1.类早孕样反应:恶心、乏力、食欲减退、疲乏。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3.月经失调。
4.出血:漏服-----子宫出血。
5.妊娠斑。
6.体重增加。
7.其他
(1)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
(2)白带增加:长效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高)引起
用药监护
1.警惕避孕药可促进血栓形成
2.掌握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漏服处置
(1)如果漏服小于12h,避孕效果不会降低:立即补服即可。然后仍在常规时间服用一片。
(2)如果漏服超过12h,避孕效果可能降低:处理:
①发生在第一周,在想起时(>12h)立即补服,即使有可能同时服用2片药。然后在常规时间服下一片药。随后七天同时采用屏障避孕(避孕套)。
②发生在第二周、第三周(见书)。
主要药品及各类避孕药特点
1.短效口服避孕药
推荐常规避孕方式,剂量小,代谢快,第四代副作用小,还可以预防妇科肿瘤。
2.紧急避孕药既事后避孕药
(1)大剂量孕激素(左炔诺孕酮0.75mg):抑制和延迟排卵,服用一次孕激素含量相当于8天的短效口服避孕药药量。
(2)抗孕激素米非司酮
拮抗孕酮作用,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
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子宫内膜分泌期改变、胚囊着床、卵泡发育和卵巢排卵而达到避孕效果。
3.长效避孕药
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通过抑制排卵、抗着床等机制避孕。副作用大,少用。
4.体外避孕药
房事前阴道内壬苯醇醚栓。
5.皮下埋植避孕药。
好记星:
避孕长短加紧急,机制排卵和阻精;
漏服药物需补救,警惕产生副作用。
第五节蛋白同化激素
多数的蛋白同化激素是借睾酮的生理功能而产生同化作用;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使肌肉增加的载体激素。
类别
代表药物
蛋白激素
苯丙酸诺龙、司坦唑醇
作用特点
(1)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异生,使钙磷沉积,促进骨组织生长。
它的蛋白同化作用为丙酸睾酮的12倍,雄激素活性仅为1/2.
(2)司坦唑醇:蛋白同化作用较强,可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异生,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促进钙磷沉积和减轻骨髓抑制。为甲睾酮30倍、雄激素活性为1/4.
司坦唑醇: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消耗性疾病、重病及术后体弱消瘦、年老体弱、骨质疏松症、儿童发育不良。
第六节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激素
1、甲状腺激素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T4)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碘安T3)
类别
代表药物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左甲状腺素-----人工合成的T4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钠
碘塞罗宁-----人工合成的T3,作用与甲状腺素相似,而效力为甲状腺素的3--5倍。起效快,维持时间较短。
动物甲状腺体加工药
甲状腺片---T3和T4含量比例不恒定,已基本被淘汰。
甲状腺内囊泡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T4)。
T3是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促进生长,提高糖类与氨基酸向胞内转运,增强生物氧化,提高代谢率。
T4要转化为T3才能发挥作用。
作用特点
用药监护
1.注意调整剂量
(1)口服甲状腺素片或左甲状腺素片为主
左甲状腺素成人初始剂量一日25--50ug,一日一次;随后每隔两周以25ug调整至适宜剂量,以保证稳定的正常新陈代谢,可能需要一日--ug或较大剂量。
(2)有冠心病或其它心血管病者注意剂量
25ug为首剂量较合适,每隔四周后每日增加25ug。
(3)体重较轻者、仅有一个结节性甲状腺肿大者采用低剂量。
2.注意用药安全性监护
(1)左甲状腺素受饮食中钙、铁影响,应在晨起空腹服用。
(2)治疗初期注意患者心功能、心绞痛应从最小剂量开始。
(3)妊娠期妇女在甲状腺替代治疗期间,必须严格监护甲功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主要药品(考点)
左甲状腺素、甲状腺片
注:因本人是开心药师学员,所以药二当中很多借用了林蓉老师的口诀,特此声明!
开心药师的理念:
实现药师梦想!学出自己的精彩!
开心药师,专注药师成长
中药
西药
专科治疗白斑医院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