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2018-5-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肝硬化(hepaticscler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下面我们来讨论肝硬化的并发症。
肝硬化的并发症
1水肿和腹水
随着肝硬化变得严重,信号发送至肾脏以保持体内的盐和水分。站立或坐着的时候,由于重力作用,多余的盐和水分首先积聚在脚踝和腿部的皮肤组织。这种液体积聚称为水肿或凹陷性水肿。随着肝硬化的恶化,更多的盐和水滞留,液体也可能积聚在腹壁和腹部器官之间的腹腔内。这种液体积累(称为腹水)会引起腹部肿胀,腹部不适和体重增加。
2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
腹腔积液(腹水)是细菌生长的理想场所。通常情况下,腹腔内含有极少量的液体,对内脏起润滑作用,能够抵抗感染。肝硬化患者,腹部液体的累积通常无法抵抗感染。此外,更多的细菌从肠道中进入腹水。因此,极有可能发生腹部和腹水感染,称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SBP。SBP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一些SBP患者不会表现任何症状,而另一些个体会出现发烧、发冷、腹部疼痛和压痛、腹泻以及不断恶化的腹水。
3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硬化的肝脏疤痕组织会阻止血液回流到心脏,升高门静脉压力(门静脉高压)。当门静脉压力足够高时,它会导致肝脏周围的静脉血液流过肝周围的压力,以达到心脏。最常见的流经肝脏的静脉为食管下段和胃上部静脉。
由于血流量增多和压力增大,食管下部和胃上部的血管扩张,被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压力越高,患者越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破裂出血。静脉曲张出血通常是严重的,如果不立即治疗,可能致命。静脉曲张出血的症状包括呕血(呕吐物可以是红色血凝块或"咖啡"样外观),大便呈黑色柏油样,体位性头晕或晕厥(从卧位站立时,血压下降引起)。
4肝性脑病
通常肠道中的细菌会利用一些未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蛋白质,最终会产生物质释放到肠道,随后这些物质可以被身体吸收。但是,一些物质例如,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通常,这些有毒物质是从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而通过血液清除和解毒。然而,当出现肝硬化时,肝细胞并不能正常运作。有毒物质不能被肝细胞清除,而是积累在血液中。
当有毒物质在血液中大量累积时,大脑的功能受损,这种情况称为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是白天睡觉(反转的正常睡眠模式)。其他症状包括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计算、记忆丧失、意识混乱或意识抑制状态。最终,严重的肝性脑病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有毒物质也会使肝硬化患者的大脑对经肝脏代谢和解毒的药物非常敏感。因此,必须减少经肝脏解毒的许多药物,尤其是镇静剂和安眠的药物。另外,可以使用不需要肝脏解毒或经由肝脏排除体外的药物,例如,经肾脏代谢的药物。
5原发性肝癌
此外,肝硬化的并发症还包括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脾功能亢进和肝细胞癌。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都会升高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细小胆管上皮细胞恶变而发生的肝癌。继发性肝癌是指由机体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管转移到肝脏。
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腹部疼痛和肿胀,肝肿大、体重减轻、发烧。此外,肝癌可以产生和释放大量的物质,包括那些引起红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增多症)、血糖过低(低血糖症)和高血钙(高钙血症)的物质。
饮食保健
宜食
1、补充各种维生素,维生素CE及B维生素,有改善肝细胞代谢,防止脂肪性变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亦可服用酵母片,酌情补充维生素KB12和叶酸。
2、饮食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吸收,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脂肪含量不宜过多,但不必限制过严。有腹水时饮食宜少盐,目前有人主张不必无盐饮食,因影响食欲反而得不偿失。肝功损害显著或血氨偏高有发生肝性脑病倾向者应暂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应禁酒和避免进食粗糙及坚锐性食物。
忌食
1、严禁饮酒,以免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适当限制动物脂肪、动物油的摄入,如猪板油等。
4、粗硬食物、煎烤食物、带碎骨的禽鱼类,要严格控制,以免诱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总之,肝硬化的相关并发症是很复杂和凶险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控制疾病的进展,做好防治工作,以避免疾病的进展。
医院肝病中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