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引发肾衰竭的原因是什么

2020-2-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观看视频:熊先生痛风20多年,每次疼的时候就吃双氯芬酸钠药缓解一下,在患病3年后才开始检查治疗,但是效果不佳。现在耳廓、四肢多关节出现大量痛风石,肾功能也出现了损害。为进一步就诊,来到我院接受正规科学的治疗。

那有的痛风病友就有疑问了,肾损害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下一步该怎么治疗?

分析

据分析,熊先生的肾损害应该是痛风性肾病,并且与长期服用药物也有一定关系。

原因一:尿酸控制不佳

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导致痛风,也会导致肾损害,称之为痛风性肾病。同时,高尿酸血症不仅是新发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促进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肾脏病风险即增加7%~11%,肾功能恶化的风险增加14%。

与血尿酸正常人群相比,血尿酸水平在~μmol/L的人群新发肾脏疾病的危险增加2倍,而血尿酸≥μmol/L的人群新发肾脏疾病风险增至3倍。血尿酸水平男性≥μmol/L、女性≥μmol/L者发生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危险分别增加4倍和9倍。这位患者长期高尿酸控制不佳,发生肾衰竭也是必然结果。

原因二: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熊先生所服用的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就是导致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长期服用可导致慢性肾衰竭。

此外,解热镇痛药这个“大家族”中,我们耳熟能详的药品还有阿司匹林、消炎痛、安乃近、保泰松、布洛芬、扶他林、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这些药物具有止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临床应用较广,主要用于退烧,各种止痛,风湿、类风湿及各种关节炎,痛风急性发作,以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但临床上,因解热镇痛药导致的急、慢性肾衰竭并不少见,但更常见的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当使用此类药物导致肾衰加重。

如何治疗?

1、严格控制尿酸达标

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使之达标是控制痛风发作最有效的措施,也是预防和减轻痛风性肾病的最有效措施。1次痛风发作应将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2次及以上痛风发作、痛风石或者痛风性肾病患者,应将尿酸进一步控制在μmol/L以下,并且后者应该长期服用降尿酸药。那血尿酸达到多少就要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呢?

只要有痛风发作,或者痛风石,或者痛风性肾脏病,血尿酸超过μmol/L就应该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没有痛风发作,如果同时合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肥胖、蛋白尿等,具备其中之一者,尿酸超过μmol/L就应该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如果没有任何心血管危险因素,尿酸超过μmol/L也应该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

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是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前两者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来降尿酸,后者是促进尿酸排泄来降尿酸,一般不建议联合使用。这位患者已经开始使用非布司他,应继续长期服用非布司他治疗,将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

2、禁止再用解热镇痛药

目前,急性痛风发作的治疗药物是秋水仙碱、解热镇痛药和糖皮质激素。前两者是一线用药,应首选使用。当这两类药无效或者患者已经发生慢性肾衰竭的情况下,应首选使用激素治疗。一般情况下,也不建议联合用药。

熊先生已经发生肾损害,如果痛风再次发作,禁止使用秋水仙碱和双氯芬酸钠,应该使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或者甲泼尼龙,每天4~6片,服用一周即可。激素对肾脏无损伤,甚至对痛风性肾病和解热镇痛药导致的肾小管间质损害还有治疗作用,短期服用比较安全。

3、饮食控制

应坚持低盐、低脂、低嘌呤、优质低蛋白的饮食模式。

4、严格控制血压

应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首选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必要时加用长效钙拮抗剂。

5、纠正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

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就会出现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所以,应检查有无上述情况并对症处理。

医界影像·媒体见证

(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贵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贵阳]医院举行中美专家联合会诊)

(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贵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贵阳]贵州首届风湿病中西医结合新技术高峰论坛在贵阳举办)

风湿关节病特需







































怎样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f/9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