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谢良地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
2020-8-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导读年8月16日,福建医院谢良地教授在第十三届心脑大会上就高血压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情况作了精彩介绍。
一、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我国人群中尿酸正常值:男性为-μmol/L,女性为89-μmol/L;而当男性>μmol/L(7.0mg/dl),女性>μmol/L(6.0mg/dl)时,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国内一项研究发现,将近一千例内科住院患者中常规检查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为18.7%,而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者中高尿酸血症分别为31.2%、2.3%和21.7%。由此推断,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约1.2亿,占到了总人口约10%。
高尿酸血症的两大危险因素是:
性别血尿酸男女有别,男性的尿酸水平高于女性。
年龄高尿酸血症与年龄密切相关,高发年龄为男性35岁后,女性常于绝经后。随着老龄化的增加,我国老年人HUA患病率达24%以上,20年间增加近3-10倍。
二、高尿酸血症的好发人群
高尿酸血症好发于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占30-35%,未经治疗的HT血尿酸增高可达58%。荟萃分析发现,血尿酸水平每增加1mg/dl,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就增加23%,男性血尿酸水平提高3mg/dl,发展为高血压的可能性为87%。因此,我们认为基础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最强的预报因子。
高尿酸血症也会引发痛风临床上大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尿酸增高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高尿酸患者血尿酸水平达到μmol/L,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为68%。
高尿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患者PWV显著升高,尿酸高的患者容易发生左心室肥厚,心血管事件发生比率较多。
尿酸增高是心梗和卒中的危险因素出血性脑卒中与尿酸的关系并不明显,而缺血性脑卒中与尿酸的升高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高尿酸与心血管死亡及所有原因死亡相关,而有意思的是研究同时发现,女性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呈现U型曲线关系,由此可见并非尿酸水平越低越好。
三、高尿酸血症的处理
1、生活方式的改变
包括饮食控制、大量饮水、碱化尿液。饮食控制方面要尽量低嘌呤饮食(特别要避免动物内脏)、控制蛋白质入量(<1.0g/kg?d)、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豆类)、避免酒精饮料;此外,提倡多饮水,每天维持1.5-2升以上液体摄入,保证每日尿量达-ml,能够增加尿酸排泄。
以下为各种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指标:
2、药物治疗
减少血尿酸药物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苯溴马隆、丙磺舒;抑制尿酸合成剂有别嘌呤醇,还包括一些选择有减低UA的ARB的药物如氯沙坦等。
痛风发作急性期的药物处理主要有NSAIDS、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等。
识别对尿酸排泄有影响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利尿剂、胰岛素、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但是这些药物中有一些会阻止尿酸排泄,因此在临床上使用时应谨慎。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的处理至今尚无明确定论早年提出在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男性>μmol/L,女性>μmol/L,需加经典的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现在看来这个标准定的有点低了,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只对有痛风家族史或血尿酸>μmol/L、24小时尿尿酸>mg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当血尿酸水平在μmol/L以下时,无痛风家族史者无需用药,但应控制饮食,避免诱因,并密切随访。
3、检测血尿酸,尽早发现高尿酸人群
有心血管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患有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应当进行非同日两次的监测,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温馨提示
我们开通评论功能啦,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