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回顾丨吃对了才能补钙,孕期补钙有妙招
2016-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因为胎儿骨骼形成所需要的钙完全来源于母体,钙于孕期需增加储存30g,光靠饮食中的钙是不够的,因此就要求孕妇在孕期要多补充钙剂。孕妇缺钙的表现有哪些呢?孕妇补钙分哪几个阶段呢?孕妇如何补钙呢?孕妇补钙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赶紧来细细研读吧!!!
课堂精彩荟萃
我想我们的很多准妈妈都知道在孕前就要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但是对于钙的补充,很多准妈妈都不知道要怎么补,要什么时候补,应不应补。那么今天我就对这些问题与大家探讨一下。首先我要考考各位准妈妈们,看你们平时对补钙和骨质的关系的知识是不是多少也有点误区。
妊娠期矿物质含量以及骨骼的生理变化
妊娠期间胚胎约需30g钙用于骨骼合成,其中80%来自妊娠后期。为了满足母体以及胚胎钙需求,妊娠后期每日钙需要量为-mg/kg或在产前六周每日钙需要量为-mg,肠道钙吸收增加是妊娠妇女钙的主要来源,后代92%钙来源于妊娠期母体增加肠道钙吸收。
成年人骨钙含量约占人体钙量的99%,妊娠期间为了满足胎儿钙需求可能会增加骨吸收。现有数据证实部分正常女性妊娠期间中度骨量丢失,可能与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的分泌有关。PTHrP由乳房和胎盘分泌,在妊娠晚期分泌达高峰,当其与PTH/PTHrP受体结合后可刺激骨转换,因此产生类似PTH的生物学效应。临床表现为高钙血症、高PTHrP、低PTH。综上,妊娠期间为满足母体和胚胎钙需求,主要代偿反应是增加肠道钙吸收、轻度增加骨钙吸收,骨矿物质含量下降主要与乳房、胎盘分泌的PTHrP有关。
哺乳期后矿物质以及骨骼的生理变化
断奶后母体骨骼将会进行骨实质重建和再矿化阶段。啮齿类动物研究发现,断奶24-48h内可引起破骨细胞大面积凋亡、成骨细胞数量显著上升,骨吸收因子被抑制、骨形成因子显著上升,使哺乳期的骨吸收转变为骨重建。
对啮齿类动物骨微细结构进行观察发现,断奶后椎骨可完全恢复其组织结构、而长骨的骨小梁则不能完全恢复原有结构。但与妊娠前相比,长骨的横断面直径和体积在断奶后明显增加。
DXA骨密度检测发现在断奶后6-12个月,哺乳期下降的骨密度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妊娠和哺乳对骨骼的远期影响
上文已经提及在妊娠期母体骨骼会发生重吸收,在哺乳期甚至更明显。断奶后脊椎骨密度可以完全恢复,而长骨则不能完全恢复,于此同时四肢骨横断面直径也会增加。那么这些改变对骨骼又有什么长远影响呢?
这个问题已经被一系列大型流行病调查所解答:哺乳并不会增加远期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风险。甚至有研究发现妊娠、哺乳对骨质疏松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以下分别介绍妊娠期、哺乳相关的骨质疏松3个主要表现。
1.妊娠期间脊椎骨折在妊娠期或者妊娠后发生骨折的女性,因既往身体健康并无生化、激素和营养学的基线数据。无孕前骨密度检测的资料,那么妊娠期间骨密度是否真正下降仍不清楚。
妊娠期间体重平均增加12Kg、脊柱前凸均增加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妊娠期发生椎体骨折的女性,往往在妊娠前或者妊娠期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比如:成骨不全、LRP5基因激活、高钙血症、特发性骨质疏松、卵巢功能早衰等;其他的因素包括:厌食、低体重、身材矮小、雌激素缺乏或者使用可引起骨丢失的药物(肝素、口服糖皮质激素、GnRH类似物、醋酸甲羟孕酮等)。
妊娠期间骨代谢机制已经如前所述:如果肠道钙吸收不足或者吸收障碍可明显增加骨吸收。因此,妊娠期发生骨质疏松的女性往往存在饮食中钙缺乏、乳糖不耐受、维生素D缺乏。
2.髋骨短暂性骨质疏松妊娠期间女性发生的椎体或其他部位骨折是病灶痛,与其不同的是,髋骨短暂性骨质疏松属于慢性区域疼痛综合征1型。女性往往在妊娠晚期、哺乳早期出现髋骨疼痛、跛行或者单侧髋部疼痛,偶尔也会出现双侧髋部疼痛。对受影响的股骨头和股骨颈放射学检查可见骨量减少、穿透性增加,DXA检查发现髋部骨密度降低。
妊娠期间发生的髋部短暂性骨质疏松到底是偶然因素还是由正常妊娠引起还不确定。一系列研究发现:妊娠子宫产生的压力导致股骨静脉血液瘀滞、局部缺血、创伤、病毒性感染、骨髓过度增长、制动、胚胎对闭孔神经的压迫等均与骨质疏松相关。
3.哺乳期骨折上文已提及哺乳期如何引起骨吸收,而且这种骨吸收在松质骨更快更明显,松质骨的大量丢失解释了为何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的发生。骨折之所能发生,是因为哺乳期间发生了不可耐受的骨密度下降。尽管大部分女性骨密度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合并其他引起骨折危险因素的女性依然不提倡母乳喂养。
治疗妊娠相关的骨质疏松治疗证据是有限的。没有大型临床试验研究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反而,合理的临床决策必须权衡治疗的潜在获益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之间的关系。
1.非药物治疗对于所有经历低创伤性骨折的女性,均应适当的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钙摄入量应至少mg/天,维生素的摄入至少保证25羟维生素D50nmol/L或75nmol/L以上。鼓励适当的运动以维持骨量、骨强度。如果检查见到特殊的营养缺乏,应该予以相应治疗。有骨折病史的女性应该避免持重物或者其他促进骨折发生的运动。束身治疗暂时性疼痛或恢复身体可承受的运动可为早期治疗提供机会。已经受影响的女性应确保在随后的妊娠中不会再次发生骨折,并在妊娠前应排除可引起骨折的其他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对于妊娠或哺乳引起的骨质疏松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前,要明确一个概念:断奶后6-12个月骨密度和骨强度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且在已经发生临床骨折的女性仍可恢复。所以药物治疗可以延长至骨密度自发性恢复的期限后。
结论妊娠或哺乳期间骨折发生率较低,而在此期间发生骨折的患者可能在妊娠前已经存在骨量下降,妊娠哺乳期间骨代谢和骨结构的改变促进了骨折的发生。在哺乳后,骨量和骨强度可自发性恢复。从长远角度或下次妊娠考虑,营养缺乏或者其他引起骨量下降的因素应被纠正。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说明妊娠或哺乳女性是否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并且疗程是多久。
骨质疏松补什么补多少
尽管骨质疏松主要影响老年人,然而在一个人的一生里,有关骨健康的每个行为都会对发生脆性骨折风险有所影响。重视并掌握骨质松的防治知识,愈加必要。
第一条:注重孕期营养把握骨骼发育先机
孕期营养摄取不足引起的早期发育不良,与日后成年后峰值骨量矿物质含量减少以及髋部骨折风险增加之间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从baby未出世就开始「未雨绸缪」。
补啥:良好的营养,包括3类物质:充足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其中,与子女骨骼发育关系最密切的妊娠微量营养素是维生素D。
补多少:英国国民健康服务(NationalHealthService,NHS)建议准妈妈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每天应该补充10微克(IU)维生素D。建议强调选择服用多种维生素补充品来摄取维生素D,不应服用任何含有维生素A(过量的视黄醇可能对胎儿有害)的营养品。
第二条: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塑造骨骼为未来蓄积骨量
主要目标:实现峰值骨量的最大潜力。
同样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是完善儿童和青少年骨骼健康最重要的营养素。
从2岁开始,儿童80%的膳食钙摄取量主要来自牛奶和其他乳制品。
第三条:成年时期保持骨量遏制骨质流失趋势
主要目标:避免过早骨质流失,同时保持健康的骨骼。
绝大多数人正常饮食即可保持骨量,主要需避免一些不良的可加速骨质流失的生活因素。
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活方式因素:
1.酒精,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每天两个以上单位的酒精就可能增加患脆性骨折的风险,而每天超过四个单位则会使骨折的风险升高一倍。
2.咖啡因
3.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
课堂答疑
问:请问是晚上吃钙片吸收不好吗?答:钙剂的正确服用:
1、分次服比一次服吸收量多
2、低胃酸者与饭同服或饭后服,胃酸多利于吸收
3、胃酸分泌正常,主张两餐之间服钙剂,因钙剂与饭同服会影响食物中的铁的吸收。
4、咬碎服,体表面积增加,利于吸收
5、睡前服,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
6、日摄入量大于4克,可能出现毒副反应和血钙过高
问:医生我吃的多种维生素里面说含维生素D3IU这个D3就是维生素D吗这个含量够吗我现在怀孕22周?答:维生素D的衍生物有1a(OH)D3(a-骨化醇)和1,25(OH)2D3(骨化三醇、钙三醇),人体VitD以25(OH)D形式「储存」,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5(OH)D检测被认为是理想的用于评估VitD状态的标志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VitD-1,U/d。如有条件,孕妇妊娠后3个月应检测血液VitD浓度。若存在明显VitD缺乏,可补充VitD制剂改善并维持VitD水平达正常范围。
问:吃什么牌子的钙比较好呢?答:只要能达到我们的补充剂量和目的,无论哪个牌子都可以。不过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妈咪们。哪些人群适合补充哪种钙。
问:含钙的多种维生素可以和钙一起用吗?答:要根据自已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认真核对两种钙剂中的钙的含量,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补充,不能盲目补,过量也会中毒的。
最
美
妈
咪
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请下载最美妈咪APP吧~有24小时医生在哦,孕妈咪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咨询医生,随时解答咯~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中科医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