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撷英噻嗪类药物治疗甲旁亢患者高钙
2017-6-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根据《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对于不能手术、有症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噻嗪类药物可用于高钙尿症的治疗且不会显著加重高钙血症。
接受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同样可见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下降。
不能手术的PHPT患者并无高钙尿症有效治疗方法。噻嗪类利尿药常用于特发性尿钙增多症的治疗,但为防止高钙血症加重并不建议用于PHPT患者。然而,一些研究报告表明,噻嗪类药物对于PHPT患者可能安全。为探究噻嗪类药物在PHPT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对72例病人(58例女性)数据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8.9岁。参与者接受噻嗪类利尿剂的剂量为12.5-50mg/天,治疗时间为3.1±2.3年。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氢氯噻嗪(HCTZ)、5mg阿米洛利及HCTZ50mg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同时补充维生素D3。研究人员对参与者接受噻嗪类药物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数据进行了对比。
研究人员发现噻嗪类利尿剂治疗与尿钙水平(由mg/天降至mg/天,P<0.)和甲状旁腺激素(由降至74ng/L,P<0.)水平降低相关。
血清钙水平并未显著改变,但是停止治疗时平均水平为10.7mg/dL,治疗时为10.5mg/dL(P=0.4)。
各剂量组研究结果一致,每天12.5mg也可达到较好有效性,每天50mg仍可保持较好安全性;不过仍需加强高钙血症的监测。
手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为95-98%。对于伴有高钙尿症和原发性HPT患者,当手术治疗失败或不适合手术时可考虑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药物对于PHPT患者高钙尿症控制可能有效、安全,同时具有降低血清PTH水平的优势。
医脉通编译医师周刊综合整理
南京白癜风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