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2017-6-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1-27岳志杰麻醉艺术交流

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只有正确认识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才能安全有效地使用镇痛药物,才能制定出最适合每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镇痛药物或药物组合的药理作用。

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用药初期及过量用药时,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则常发生于长期持续用药一段时期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反应,只有便秘可能长期持续存在。防治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疼痛治疗本身同样重要,应把预防和处理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视为镇痛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便秘

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需使用缓泻剂预防便秘。患者不会因长期用药而对阿片类药物的便秘不良反应产生耐受,因此,便秘不仅出现于用阿片类药物初期,而且还会持续存在于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全过程。某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出现恶心呕吐往往还可能与便秘有关,通畅大便则可能缓解这些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因此,预防和治疗便秘不良反应始终是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时不容忽视的问题。医师一旦为患者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就应该同时用预防便秘的缓泻剂。

1.预防

①多饮水,多摄取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活动;

②缓泻剂:适量用番泻叶、麻仁丸或便乃通等缓泻剂。应告诉患者如何根据个体情况调节饮食结构、调整缓泻剂用药剂量,并且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如果患者3天未排大便就应给予更积极的治疗。

2.治疗

①评估便秘的原因及程度;

②增加刺激性泻药的用药剂量;

③重度便秘可选择其中一种强效泻药(容积性泻药):

硫酸镁30~60ml,qd,

比沙可啶2~3片,qd,

比沙可啶直肠内灌肠,qd;

乳果糖30~60ml,qd:

山梨醇30ml,q12h,

连用3次,继后必要时重复用药;

④必要时灌肠;

⑤必要时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合用其他镇痛药物。

二、恶心、呕吐

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30%,一般发生于用药初期,症状大多在4~7天内缓解。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癌症患者既往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反应严重者,初用阿片类药物容易产生恶心呕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恶心呕吐,如便秘、脑转移、化疗、放疗、高钙血症等。恶心呕吐一般出现在用药初期1周内,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症状会逐渐减轻,并完全消失。

1.预防:

初用阿片类药物的第1周内,最好同时给予胃复安等止吐药预防,如果恶心症状消失则可停用止吐药。避免发生便秘可能会减少难治性恶心呕吐的发生。

2.治疗:

轻度恶心可选用胃复安、氯丙嗪或氟哌啶醇。重度恶心呕吐应按时给予止吐药,必要时用恩丹西酮或格拉西酮。对于持续性重度恶心呕吐的患者,应了解是否合并便秘。由于便秘可能加重恶心呕吐反应,因此对于严重恶心呕吐的患者,应注意及时解除便秘症状。恶心呕吐持续1周以上者,需减少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或换用药物,也可以改变用药途径。

三、嗜睡及过度镇静

少数患者在最初几天内可能出现,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部分患者因长时期受疼痛困扰而失眠,初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数日内的过度镇静状态可能与疼痛控制后嗜睡有关。如果患者出现显著的过度镇静症状,则减低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待症状减轻后再逐渐调整剂量至满意镇痛。少数情况下,患者的过度镇静症状持续加重,此时应警惕出现药物过量中毒及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出现嗜睡及过度镇静时应注意排除引起嗜睡及意识障碍的其他原因,如使用其他中枢镇静药、高钙血症等。

1.预防:

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高,剂量调整以25%~50%幅度逐渐增加。老年人尤其应注意谨慎滴定用药剂量。

2.治疗:

减少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用药量而增加用药次数,或换用其他镇痛药物,或改变用药途径。除茶、咖啡等饮食调节外,必要时可给予兴奋剂治疗,如咖啡因~mg,口服,q6h,哌甲酯5~10mg,分别于早上和中午用药:右旋苯丙胺5~10mg,口服,1次/日。

四、尿潴留

尿潴留发生率低于5%。某些因素可能增加发生尿潴留的危险性,如同时使用镇静剂、腰麻术后、合并前列腺增生等。腰椎麻醉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发生尿潴留的危险率可能增加至30%。在同时使用镇静剂的患者中,尿潴留发生率可能高达20%。

1.预防:

1.预防: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患者良好的排尿时间和空间。

2.治疗:

诱导自行排尿可以采取流水诱导法或热水冲会阴部法和/或膀胱区按摩法。诱导排尿失败时,可考虑导尿。对于难以缓解的持续尿潴留患者可考虑换用镇痛药物。

五、瘙痒

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1%。皮脂腺萎缩的老年患者、皮肤干燥、晚期癌症、黄疸及伴随糖尿病等患者,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时容易出现皮肤瘙痒。

1.预防:

皮肤护理,避免加重药物性瘙痒的不良刺激。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强刺激性外用药、强碱性肥皂等不良刺激,贴身内衣宜选择质地松软的棉制品。

2.治疗:

轻度瘙痒可给予适当皮肤护理即可,不需要全身用药。瘙痒症状严重者,可以适当选择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局部用药主要选择无刺激性止痒药。皮肤干燥可选用凡士林、羊毛脂或尿素脂等润肤剂。全身用药主要选择H1受体拮抗剂类的抗组胺药物。可选择下列药物之一:苯海拉明4mg口服,每日3次,或12mg口服,每日1次;托普帕敏5mg口服,每日2次:异丙嗪25mg口服,每日2次;羟嗪10mg口服,每日2次。阿利马嗪5mg口服,每日2次。该类药物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与阿片类药物同期应用时,可能增强相互的镇静作用。因此,建议选择低剂量,并注意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

六、眩晕

眩晕的发生率约6%。眩晕主要发生于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初期。晚期癌症、老年人、体质虚弱、合并贫血等患者,用阿片类药时容易发生眩晕。

1.预防

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高,应避免初始用药剂量过高。

2.方法

轻度眩晕可能在使用阿片类药数日后自行缓解。中重度眩晕则需要酌情减低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严重者可以酌情考虑选择抗组胺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物或催眠镇静类药物,以减轻眩晕症状。如苯海拉明25mg口服,或美克洛嗪25mg口服。

七、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阿片类药物引起精神错乱罕见,主要出现于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应注意鉴别其他原因所致的精神错乱,如其他精神药物

管理员







































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s/5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