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解读ldquo光动奶D钙rdq

2021-3-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在10月19日在会议开幕式发布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涛哥是中国马拉松“医师跑者”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研究骨质疏松的骨科医生。本着大家一起科普防治骨质疏松和学习专业骨质疏松知识的理念,我们将涛哥防治骨质疏松的歌诀和指南分两期汇编,让大家各取所需。民众需要骨质疏松科普的,在涛哥接受记者采访的文章可以看到;医学专业人士需要专业学习的,指南将会给大家带来行动的指引。

骨质疏松呈现年轻化趋势,小心30岁的人50岁的骨骼!一旦骨质疏松导致髋部骨折,有两成多大于50岁的患者会在一年内死亡!今天,花城君请到了医师跑者创始人、广州中医院骨科专家赵京涛。

什么是骨质疏松

提到骨质疏松,许多人会想到这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问题,但实际上骨质疏松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指出,我国至少有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加上运动量日益减少,骨质疏松这一原本属中老年人的疾病,正在向年轻人逼近。

一项研究标明,骨质疏松对人类生命质量的影响超过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卒中等疾病,已成为全球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具危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在欧美国家,年龄50岁以上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超过了乳腺癌、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总和。截止到年,全球每3秒就有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

赵京涛形容,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头已经如同朽掉的木头一样,只剩下了一层皮,轻轻一碰就会骨折。

35岁掉钙宅一周流失一年的钙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且开始呈现年轻化趋势”,赵京涛表示,在我们出生后,骨量会不断增长,大约在35岁就到达最高值,称为“峰值骨量”,之后逐渐减少,峰值骨量越高,骨量丢失速度越慢。“一般人35岁就开始掉钙,每年掉1%。女性在绝经期掉钙更是严重,一年掉2%-5%。再加上现代人高血压、糖尿病高发,会直接影响钙的吸收,自然流失加上疾病,导致骨质疏松呈现高发和年轻化趋势。”

而如不晒太阳,钙流失更是加速。一星期没晒太阳和运动,相当于掉钙一年。“有人说,我住院四个星期,感觉老了很多。因为骨头里的钙流失了四年,何况是软组织(比如皮肤容颜等)的改变。人的蜕变这期间加速发生,但是想逆转却是逆水行舟,非常困难。”

骨质疏松四大表现

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骨折: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近年来日趋流行的一个骨科术语,其实特指的就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髋部骨折。有临床研究指出——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仅有大约四分之一能完全康复,另有50%只能恢复到需依赖拐杖或助行器维持日常行走的水平;最为可怕的是,有两成多大于50岁的患者会在一年内死亡!因而毫不夸张地说,老年人一旦罹患髋部骨折,不啻于面临生死考验!这个说法非常直观而形象地道出了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难治程度以及严重的不良预后。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的原因

低体重,激素紊乱,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不足,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缺少光照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应用等。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钙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缺乏运动是骨量减少,进而发展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预防的重要性

从娃娃抓起60岁拥有30岁的骨骼

预防远胜于治疗。“如果你在35岁时,能把骨峰值锻炼到平常人的2倍,那即便按照日常流失速度,你60岁的时候仍相当于30岁的骨骼一样的。”预防骨质疏松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从出生到35岁之前,这个时期可以不吃维生素D,靠阳光、运动、牛奶,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营养膳食调节等提高骨峰值,提高骨质的密度强度。35之后是二级预防,主要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并给予早期药物干预等。三级预防是预防骨折,以预防影响人生晚年生活质量的骨折和再骨折为目的。

原文题目:《预防骨质疏松,从娃娃抓起》

发表日期:年9月19日

作者:广州日报记者耿旭静

原发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zd/11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