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癌前病变rdquo是重
2020-1-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很多影视剧里都会这样,被确诊为癌症都是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人感觉癌症是突然产生的。其实一个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这个过程就是癌前病变的过程。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果长期不治愈,即有可能转变成为癌症。早期发现、治疗癌前病变,对预防肿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是一个双向环节,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所以,在我们身体出现癌前病变时,如果我们懂得及时“刹车”干预,就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而这,也是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因此提前发现一些癌前病变的征兆并予以重视,对预防癌症非常重要。下面几种癌前病变都是癌症前的高频预警。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胃癌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属于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癌变的风险相对增高;当胃黏膜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多为上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2腺瘤性肠息肉→肠癌
肠息肉有很多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癌变的机会较高。据悉,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3、肺结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肺癌
中国目前是肺癌第一大国。而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其中,结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
根据临床对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观察发现,肺部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恶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约在1%以内;0.5~1厘米时,恶性可能性为6%~28%;直径>2厘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达到64%~82%;直径>3厘米的肺结节,90%~95%为恶性。
4、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癌发展要经过:正常乳腺导管内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发生癌变,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则可能为癌前病变。一般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5、肝硬化→肝癌
中国肝癌发生存在一个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出现癌变。
6、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在HPV持续感染后,可从发生非典型增生再转变为癌变,这个时间可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
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就是常说的宫颈癌前病变,分为一、二、三级别,级别越高越容易癌变,而级别越低越好治疗。
性交、妇科检查后有少量阴道出血的现象就是接触性出血,有可能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症状。
7、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位,与其他痣相比癌变可能性高。一旦发现痣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颜色深浅不一,出现晕开或者体积慢慢增大,皮肤出现轻微隆起或变厚时,就要及时就诊。
8、黏膜白斑→癌症
黏膜白斑是一种上皮异常增生的癌前损害特征,常见的有口腔、食管、阴茎、外阴和宫颈处的白斑等。
除了这些病症,身体上的异常状况往往也是癌前病变的征兆。
(1)块:可以是身体任何部位的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如皮肤、颈部、舌咽、乳房、腹部、骨骼等出现可触及的肿块,一般可大可小,可单发,可多发,皮肤颜色如常,不痛不痒;或是皮肤上原有的痣或是疣,短期内发生变化,如颜色加深或变浅、快速增大、瘙痒、渗液、破溃等,尤其是在足底、手掌或是其他经常摩擦的部位。
(2)痛: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
头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喷射状呕吐更为危重),视物不清。
颈部疼痛:颈部疼痛、压迫感,紧缩感,发硬,出现颜面部水肿,这可能是由肿瘤压迫上腔静脉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
胸部疼痛:胸骨后灼烧感,咽东西不顺畅,疼痛,这些可能是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的表现。
骨痛: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可能为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
(3)血: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可以是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且久治不愈的出血
如咯血、痰中带血;尿血,特别是无痛性血尿,可能是膀胱癌、肾癌;绝经后阴道出血: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表现;大便带血:如果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可能是结直肠瘤的早期表现;不明原因的鼻出血:排除外伤、外力、天气干燥或高血压所造成的次性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血液系统疾病等。
(4)烧:持续发热,尤其是低热。儿童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成人要警惕肝癌、肾癌等肿瘤。
(5)减: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的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中的任意一项症状,都请不要忽视,建议及时进行癌症的早期筛查,排除健康隐患。及时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从而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仁和珍妍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