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血症,你需要知道的界值和治疗

2017-7-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钙,可能大多数人都接触并补充过,特别是小孩和老人,一般情况下,只要饮食全面并且接触适当的日光照射,是不会出现钙缺乏。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体内的钙会流失,这种流失是生理性的,但也有疾病导致这种流失加剧,但还有一种钙的过多症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高钙血症。因而在补钙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身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对待,不盲目补钙。

成人血清钙正常值2.25~2.75mmol/L,高于2.75mmol/L即为高钙血症。按血钙升高水平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高血钙为血总钙值2.75~3mmol/L;中度为3~3.5mmol/L;重度时>3.5mmol/L。高钙血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之一,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高钙危象可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高钙血症的原因可分为甲状旁腺激素(PTH)依赖性和非甲状旁腺激素依赖性高钙血症。

(1)PTH依赖性高钙血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散发性和家族性)、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散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分泌PTH的肿瘤。

(2)非PTH依赖性高钙血症:恶性肿瘤、维生素A/D中毒、肉芽肿性疾病、乳碱综合征、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制动、慢性肾衰。

高钙危象的临床表现:一般而言,当患者血清钙超过3.0mmol/L便会有明显的多系统症状。

(1)胃肠道:厌食、胃肠道蠕动减弱、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吞咽困难等。

(2)泌尿系统:口干、多饮、多尿、夜尿增多。高水平的尿钙、磷易形成尿路结石或肾实质钙盐沉着。

(3)骨骼系统:早期仅有疼痛、局部压痛,长期可出现椎体压缩、骨骼畸形,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4)神经系统:乏力、倦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忧郁等。

(5)心血管系统:可发生高血糖和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有Q-T间期缩短,ST-T段改变,若未及时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

高钙危象诊断:确定高血钙的存在,明确病因。需要多次重复测定血钙以除外实验室误差及止血带绑扎时间过长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高血钙。还应注意患者有无脱水及血浆蛋白浓度升高。计算校正钙用以下公式,此公式有助于排除假性高钙血症,钙浓度单位用mmol/L,白蛋白单位用g/L:

校正钙=实测钙+(40-实测白蛋白)×0.02。

高钙危象的治疗:内科急症,若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一经诊断,需立即展开抢救,其关键是迅速扩容血容量和有效利尿,严重高钙血症危象必须同时应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主要措施如下:

(1)扩容、促进尿钙排泄

①补液:高钙危象患者因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常伴血容量不足,加重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

②利尿:大量补液治疗时,适时利尿既可以增加补液治疗的安全性,防治肺水肿、心衰,也可以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钙,促进尿钙排泄,降低血钙。噻嗪类利尿剂有升血钙作用,应避免使用。

(2)应用抑制骨吸收药物:由于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增加是绝大多数高钙血症患者最常见和重要的发病机制,因此目前经常使用阻断破骨细胞骨吸收的药物来降低血钙。

①二磷酸盐类:静脉使用二磷酸盐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高钙血症已经明确诊断,必须尽早开始使用,因为二磷酸盐起效需2~4d,达到最大效果需4~7d,60%~70%患者血钙能降至正常水平,效果可持续1~3周。二磷酸盐胃肠道吸收率很低,因此治疗高钙血症时常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②降钙素:降钙素可有效减轻骨痛症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钙的释放,降低血钙。降钙素药物用量2~8U/(kg·d)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天3~6次。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降钙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短期内可降低血钙,但长期应用反而引起血钙继发性升高。

(4)其他

①透析:首选血液透析,无条件时也可采用腹膜透析,透析时必须采用无钙透析液。当血钙降至3.25mmol/L以下时相对安全。

②活动:卧床的患者应尽早活动,以避免和缓解长期卧床造成的高钙血症。

(责任编辑:王瑶)

期待你的加入

长按







































娌荤櫧鐧滈鐨勫尰闄㈠摢涓ソ
娌荤櫧鐧滈鐨勫尰闄㈠摢涓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zl/6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