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就是一团阳物,所以既不能寒凉,也无须

2016-9-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继续逐月养胎法

之第四五六七八个月

……

以下干货来自中医专家曲黎敏教授解读的《黄帝内经·胎育智慧》一书。

孕四月,可以“吃鱼雁”,以盛大气血

怀孕四个月的时候,胎儿的血脉贯通了。中医认为,此时对于母体,是手少阳三焦经在滋养胎儿。这时胎儿的五脏六腑都开始初具规模。

六腑因循五脏而顺成。到四个月,小宝宝的大事完成得差不多了,开始在妈妈肚子里欢腾起来,这时妈妈的肚子也开始显怀了。

ps:人体的整个体腔中有五脏六腑,而这些脏腑器官不是孤零零地悬在那里,一定要有个东西将它们连缀起来,三焦经就是连缀五脏六腑的这个系挂、网膜,所以三焦经的最大要点是一定要通畅。

《素问·五脏生成篇》这样描述五脏成长记:

“心之合脉也(心与血脉相合),其荣色也(心血的表现在面色),其主肾也(水克火,肾是心的主,肾精是血脉的原动力)。肺之合皮也(肺的生成与皮的收敛功能相合),其荣毛也(肺气的宣发表现在毛),其主心也(火克金,心是肺的主)。肝之合筋也(肝与筋合),其荣爪也(其表现是手爪的生成),其主肺也(金克木,肺能肃降,肝才能生发)。脾之合肉也(脾与肉合),其荣唇也(其表现在嘴唇),其主肝也(木克土,肝又是脾运化的动能)。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肾气的外现是毛发),其主脾也(土克水,脾土是肾精的来源,这就是后天养先天的意思)。”

好心情是保持三焦通畅的法宝。妊娠四个月的母亲在行动方面还是要很小心,同时要保持心情的愉悦,这样才能保证三焦经的通畅。

与面的湿热的特性相比,水稻偏凉性。

此时孕妈适合吃稻米,是因为孩子在母腹中是个阳物,属热性,如果热上加热就不好,但也不要因此去喝冰水,吃些当令的水果就好,比如柠檬汁、土豆泥等,还可以止呕。

所谓粳米,就是陈粮。陈粮的特性为生发之力不强,这时一切以舒缓生发为宜。

其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比如,多喝点羹汤、菜粥等。

大雁不主张吃,但鱼是很方便吃到的,孕妇此时可适量吃鱼,海鱼污染小,尽量吃海鱼。

怀孕之后,准妈妈、准爸爸对小胎儿充满了好奇,还想知道胎儿是男是女,所以有些父母急着去做B超。但超声波毕竟是一种能量,在积累到一定剂量时对身体有害,如果刚好损伤的是生殖细胞或处在发育敏感期的细胞时,损害一定很严重。

所以,在发育最关键、最容易致畸和流产的头三个月,最好不用B超,以后也要尽量少用。

但早期检查对几类人还是很重要的:①35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孕妇;②有过多次流产经历;③近亲结婚者;④有遗传病家族史的人。

孕五月,脾经主养,宝宝长肉

其实在四月末的时候,小胎儿已经是能活动手脚的小人啦。赖以生长的胎盘已经形成,羊水的体积也在不断地增大。此时的孕妈要注意以下几点:准妈妈这时在生活起居上要早卧晚起,就是晚上早一点睡,早上晚一点起。因为只有睡眠最养气血和恢复体力,妈妈气血足,宝宝才能更多地吸取营养。

寒凉的水果,冷饮之类的最好不要吃。

不能艾灸是因为,此时胎儿是一团阳气,在母亲肚子里相当于一个火盆,这个时候再做艾灸的话,就是火上加火。而且孕妈还比较忌讳闻艾草的味道,因为艾草的味道太通窜了,对保胎不利。

这时孕妈的妊娠反应基本结束了,食欲会好一点,但也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怕胖饿着自己。这时可以多吃一些牛羊肉和面食,以帮助五脏来养气。

日本有一本很火的养生书,作者是位母亲,她生了三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关于自己的孕期饮食,她写到:

怀孕前三个月基本上以素食为主;四、五、六月这三个月的时候,她开始多吃肉食;最后几个月是小宝宝长肉的时候,所以吃得清淡偏素些最好,不然会出现巨大儿,容易难产。她说的这些与中国古代的胎养模式十分吻合,可以参考下。

孕六月,胃经主养,胎儿长筋

妊娠六月,正是胎儿长筋的时段,此时胎儿最需要养的是力气和背膂,而这些主要依靠的就是足阳明胃经。胃,生气生血,就是说气血都从胃来,血足则能濡润筋骨。筋连缀着四肢百骸,它的特点是柔韧。自古中国就有句俗语: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为了孩子的筋长得柔韧强壮,古代的养生理念是:孕妇要在妊娠六个月时“身欲微劳”。“身欲微劳”的意思就是此时孕妇要开始活动起来了,不能老坐着躺着。

此阶段,孕妇要从头五个月安安静静的养胎阶段,过渡到进行适量活动的阶段。

比如,此时孕妇可以出去逛公园、郊游,多呼吸些新鲜空气,也顺便走动走动,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对胎儿筋的发育会很有好处。

一般都说“母壮子肥”,妈妈这时要强壮起来了,每天上下午各散步45分钟左右是十分必要的。饮食上跟妊娠五个月时差不多,不主张孕妇此阶段吃得太饱,可以吃些肉类,肉类补精血,可以满足胎儿对血的需求,血足则濡养筋脉。西医主张孕期适量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但是不要过量。如果过量地补钙和维生素D反而会引起妈妈的高钙血症,从而导致胎儿的高钙血症,引起胎儿头部的骨骼过早闭合,造成难产。

所以,准妈妈还是靠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去补充能量吧,这时多晒太阳、适量运动是非常有益的。

孕七月,要尽量少调动肺气

“妊娠七月,肺经主养。”传统医学认为,妊娠第七个月是小胎儿骨节动作屈伸的活跃期,这是为了运化血气。

妊娠六个月时,连缀四肢百骸的筋已经生成,所以从这个月开始,胎儿在母体当中表现得比较活跃,在动作上开始伸屈手臂与腿,也就是俗称的胎动。

胎儿在母腹当中的这种活动,也是在运化自己的气血,锻炼身体。

胎动对于母亲来说,是件特别欣喜的事情,此时,准妈妈这时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嚎啕大哭,少洗浴,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因为这些都会伤肺。从五脏对应五志和五声来说,肺分别对应的是忧和哭,所以此阶段如果母亲在情绪上有较大波动,经常忧伤哭泣的话,就很有可能影响到胎儿的皮毛的功能。

在现代医学里,皮肤有第二脑之称谓,即对皮肤的刺激,对胎儿脑部发展有重大影响。所以母亲的情绪和子宫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脑部发育得好不好,在胎内就决定了大半了。

古人甚至认为: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孕妇都不要勤洗澡,因为勤洗澡会造成皮毛的多次开合,这也是频繁调动肺气的一种行为。

孕妇还要避免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因为不规则的震动会使得胎儿不舒服,这种不快的感觉会由皮肤传至大脑,妨碍大脑的发育。

也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或大冷大热,这会造成不正常的子宫收缩,应该注意保持腹部的恒温。胎儿虽然是纯阳之体,有热象,但作为母亲,也不要喝冷饮,吹空调。

伤了母亲的肺经,就等于伤害了孩子的肺气和皮毛。

所以即便是在炎炎夏日,孕妇体热难耐,也不要喝冷饮,吹空调也最好做好防护,可以多喝白开水,扇扇子。

这个月还是胎儿大脑发育的高峰期,所以妈妈要多吃些健脑的食品,比如核桃、花生、芝麻等。

孕八月,也是养孩子皮肤的

妊娠八月也是养孩子皮肤的,此时主要靠手阳明大肠经来养。这个时候,胎儿皮肤的柔韧度都已经长成,而且非常光滑,身体开始变得肉乎乎的。

孕妇要注意不吃味道特别腥膻的东西,因为对孩子官窍的发育不好。在饮食上要少摄入高盐高热的食品,多吃谷物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比如芹菜等。

由于这期间胎儿的发育过快,掠夺母亲的气血过多,准妈妈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

大大的肚子向前挺着,妈妈一定腰酸背痛;

气血虚造成贫血,甚至有些人身上会出风疙瘩,痒地不行,这在中医里叫“血虚生风”,一般喝几副小汤药就好了;

变大的子宫压迫肠道会形成便秘,代谢变慢形成浮肿,胎儿上顶造成胸闷气短、高血压等……这些毛病在产后一般都会痊愈,不必太担心。

养胎一些很简单的常识

孕妇要补气血,但千万不要以为补气血就是吃补品,孕妇要做的就是好好吃饭,靠食物来补气血。古人认为,保胎的最佳食品是猪肚,此外还有猪肺、鲫鱼、白菜、海参、菠菜、莲心、莲藕、山药等食物。尤其到了妊娠六、七个月以后,可以多吃一点麻油,麻油能帮助孕妇解毒。临产前,腐竹也可以多吃一点,古人认为腐竹最能帮助生产,使得生产顺利,减少痛苦,即有滑胎的作用。孕妇一定要保障好睡眠,不要过度劳累。睡眠是养阴血的好办法,阴血足了,阳气才有的运化;过度劳累易会使胎盘的血液供应不足,胎儿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腰痛极有可能导致堕胎。如果孕妇出现腰痛,一定要及时加以护理和救治,医院进行调养。为什么养尊处优,吃得又很好,反而小产的很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思虑太重了。所以,孕妈一定要学会调节情绪,家人也都要多体谅孕妇的难处,悉心护理,一家人和和睦睦迎接小宝宝的诞生。

???

昨日文中有一处容易引起误解:

孕期到底能不能吃大麦?

曲黎敏教授说:“孕期第一个月最应该吃大麦”,然而有朋友说:“孕期吃大麦容易流产”。我查了一下,在网上还真有这种说法,那么到底怎么吃?

继续查古籍,才最终弄明白误解的来源。

《本草正义》记:麦芽,女子有胎妊者不宜多服。亦善催生落胎。《药品化义》亦云:凡痰火哮喘及孕妇、切不可用麦芽。

也就是说,孕期忌的是麦芽,不是大麦。像我们平时吃大麦粉蒸的馒头、全面面包、面条、大麦粥之类,都是没问题的。

而麦芽,我们平时是几乎接触不到的,麦芽是一味中药被供在中药铺里。生麦芽是催奶的,炒麦芽是回奶的。要断奶的朋友可以用炒麦芽30克煎水喝,每日一剂,连喝三天。

然而我手欠,昨天为了说明麦子的生发之性,说大家可以吃胚芽麦。安全起见,咱们就别吃什么胚芽麦了,特别说明一下。

这次也还没讲完。。

还有孕期最常见的肝血虚问题,

食疗方下次细细开一篇,

可好?

祝各位孕小主安全、舒心,

度过这段特殊又美好的时光!

-==72物候元气生活==-节气?物候?草木?菜蔬?自然疗法“我希望,这里有你想去的四季。”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
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zl/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