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骼疼痛,不都是骨质疏松,也有可能是

2022-6-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新媒体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14.html

知识来了

有一种世界性的疾病

正悄悄的流行

据统计每3个老年人

就有1人患病

具有“三高”的特点

高残废率、高死亡率、高额医疗费用

  骨质疏松症在现实生活中跟感冒、胃肠炎一样常见,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是慢性病,因为前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人们忽视,只有骨折时才被察觉。

  今年79岁高龄的王大爷,平时爱和朋友去公园溜达,身体也很健康,你怎么也想不到两年前的王大爷还在四处寻医问药。自年初开始全身乏力,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双踝关节、双髋关节和腰背部明显疼痛,几个月后症状加重,全身骨骼疼痛,不能站立行走,甚至连翻身、下蹲都很困难,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边解决。王大爷先后4医院就诊,均按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治疗,可是经过多次治疗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年王大爷的家人在身边亲戚的推荐下来到医院(医院)郑州院区骨质疏松科!

  医院(医院)郑州院区骨质疏松科吴丹医生在对王大爷做了详细的检查,积极查找病因,排除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性骨质疏松,继而排除肿瘤骨转移、血液系统疾病等等一系列常见的继发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果不把藏在里面的病因找出来,那不就成了跟王大爷以往就诊的经历一样,没有找出病因,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样会没有效果。

髋关节膝关节DR

关节退变,骨质密度降低

  入院后经过系统的检查,吴丹医生详尽的分析,认为:王大爷中老年病人、慢性病程、多部位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累及两足、两髋、腰部等多部位,有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困难。辅助检查提示低血磷,低尿磷,血钙正常,ALP增高,结合王大爷作为乙肝患者,有长达6年口服阿德福韦酯的历史,最终王大爷被诊断为低磷性骨软化症。直到这时,导致王大爷痛不欲生的病因才终于揭晓。

  原来,王大爷有多年前被诊断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连续多年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片,而阿德福韦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肾毒性(5年肾毒性发生率为3%~8%),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多种物质重吸收障碍,致血磷降低,最终形成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从而引起全身疼痛的症状。

  在确定了病因之后,结合王大爷的身体状况,医生给予王大爷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药物提高王大爷的骨密度,再加上中医理疗,治疗几个月后,王大爷身体疼痛缓解了很多。

#骨密度复查

  年10月王大爷再次来到医院(医院)郑州院区复查,骨密度检查结果提示骨密度提高了很多,并且王大爷表示身上酸痛和乏力感基本没有了,困扰王大爷几年的疾病,就这样被解决了。王大爷也给吴丹医生竖起了大拇指,非常感谢医生的细心和专业!

什么是低磷性骨软化症?

  骨软化症(ricketsandosteomalacia)是以新近形成的骨基质矿化障碍为特点的一种骨骼疾病。其结果导致非矿化的骨样组织(类骨质)堆积,骨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临床特征表现为广泛的骨痛和肌无力,骨痛往往开始于负重部位,如下肢和腰骶部,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逐渐加重后可出现骨折、假骨折、骨骼畸形和活动受限等;DXA检测常显示骨密度显著降低,实验室生化检查发现血清磷显著降低及AKP增高、血钙正常。低血磷性骨软化症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骨质疏松,所以要提高警惕!

吴丹医生说到: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患者常常因疼痛去骨科、疼痛科、风湿免疫科就诊,如果医生对这个疾病不熟悉的话,往往造成误诊或漏诊,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类疾病如果被误诊为骨质疏松而使用抑制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会加重病情。因此,对于全身骨骼疼痛伴行走困难的患者,应该进行生化检查,如发现低磷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需要考虑“低血磷性骨软化症”。对于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查找病因是关键。如果是肿瘤引起的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手术切除病灶可达到治愈的目的。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尤为重要。

吴丹,骨质疏松科主诊医师,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防治发展共同体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分会常务委员、秘书,河南省医师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骨质疏松及代谢性骨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擅长治疗各种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佝偻病、高钙血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代谢性骨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等老年疼痛疾病。

医院24小时

郑州院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by/12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