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

2018-4-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如何防范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约为1/10万,以老年人多见,发病年龄高峰为55~65岁,40岁以下者较少见。多发性骨髓瘤以克隆性的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的M蛋白为基本特征,最常见的症状为骨痛、肾脏病变和贫血,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反复感染、高黏滞综合征、神经损害、出凝血异常、髓外器官浸润引起相应器官的异常表现等。由于多发性骨髓瘤起病缓慢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常常以其他系统的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是临床上很容易引起误诊的疾病。

据统计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率约为60%左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主要容易误诊为以下疾病:(1)骨关节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最常侵犯骨骼,造成溶骨性病变。骨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并且常常为首发症状,发生率70-80%,患者骨痛严重程度不一,多为中老年人,容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骨折、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骨肿瘤等;(2)肾脏疾病,约30-50%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有肾脏受累,早期可仅仅表现为蛋白尿,合并的贫血容易被认为是肾性贫血,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3)血液病,以各类贫血多见,患者的贫血常发生缓慢,患者逐渐耐受而自觉症状不明显,医生若没有详细询问病史并给予充分检查,容易诊断为贫血而造成误诊。此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抑制,可引起反复感染,容易误诊为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多发性骨髓瘤伴随的淀粉样变性累及胃肠道、肝脏脾脏时,易被误诊为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高粘滞血症引起微循环障碍,心肌淀粉样变性引起相应的症状体征时,容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骨质破坏等所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高钙血症及淀粉样变性累及神经系统等,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容易被误诊为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率高与疾病本身有关①多发性骨髓瘤整体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发病率较低,往往不作为首诊考虑;②起病隐匿,侵犯的器官和系统较多,个体肿瘤负荷轻重不一,造成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③多首诊于骨科、肾内科等非血液科科室,对该疾病认识有限;④骨髓瘤细胞往往呈灶性分布,可能导致骨髓穿刺抽取瘤细胞失败,有时候需多部位多次穿刺明确诊断。

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需要加强非血液科医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整体认识,遇到多系统异常时,应该对各系统损害的先后、轻重及因果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遵循将不同症状和体征尽量用同一疾病解释的原则。对于中老年患者有以下症状者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①不明原因的进行性骨痛、全身疼痛不适、多发的骨质疏松或病理性骨折,尤其是伴有贫血和(或)血钙增高者;②不明原因的水肿、持续蛋白尿和(或)肾脏功能异常而血压正常,尤其是伴有与肾功能异常程度不平行的贫血者;③反复发生的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经正规的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者;④不明原因的贫血,经对症处理后无好转,尤其是伴有泡沫尿者;⑤不明原因的血沉增快、血钙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者;⑥不明原因的乏力、肢体麻木者;⑦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浆膜腔积液、肝脏肿大者;⑧找不到原发病灶的骨转移瘤者。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率高,可能被误诊为多种疾病,加强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全面认识,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体格检查、全面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的临床思维以及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是防止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的关键。

★张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心★

赞赏

长按







































浓情中科白癜风欢度新年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by/7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