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切勿踏入补钙的误区

2016-10-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由此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一些保健专家指出,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人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量丢失。

  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

  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也好

  许多老人错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

  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

  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经常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本文由长寿俱乐部整理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白癜风症状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by/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