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婴儿便秘
2017-5-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婴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
指大肠内积存过多或过久的废物,或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
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
产生宝宝便秘的
多重因素
1饮食因素?婴儿饮食太少,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
?饮食中糖量不足,肠蠕动弱,也可使大便干燥。
?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可使大便呈碱性,并且引起干燥。
?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
?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
?食物中含钙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含钙比人奶多,且酪蛋白含量高,
因为牛奶喂养比母乳喂养发生便秘的机会多。
?过量补钙及过多摄入蛋白质营养物如蛋白粉、牛初乳等也会造成便秘。
?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2习惯因素?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
?个别小儿因突然环境变化,均可出现便秘。
?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
?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
?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3疾病因素?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腹肌张力差,或肠蠕动减弱,便秘较多见。
?肛裂、肛门周围炎症,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大便时肛门口疼痛,或者小儿因怕痛而不解大便,导致便秘。
?先天性巨结肠和乙状结肠冗长症的患儿,生后不久便有便秘,腹胀和呕吐。
?腹腔肿瘤压迫肠腔时大便不能顺利通过,也可引起便秘。
?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4服药因素?宝宝如因病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较多,肠道内益生菌就会减少,腐败菌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肠内环境变差,肠蠕动减慢,pH上升,肠功能紊乱导致便秘。
5精神因素?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症状诊断应详询病史及大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呆小病等)。治疗单纯性便秘的根本在於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份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时训练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使用。
如何解决便秘
护理:
应根据不同发病原因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除了疾病因素外,尽量从饮食运动方面着手。
饮食调整:
选择添加β-植物油的配方奶粉,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例如蔬菜粉、水果粉等。β-植物油和母乳脂肪结构一致,可减少钙皂的形成;膳食纤维吸水膨胀后可刺激肠道蠕动,这些都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人乳喂养:
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应用新鲜桔子挤汁,市售瓶装桔汁开瓶后易污染)、
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时,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帮助。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可避免便秘。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肠蠕动。
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在1~2周岁,
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日牛奶量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红薯、胡萝卜及蔬菜。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营养不良小儿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好转后,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渐通顺。
服用益生菌:
如果每天摄入益生元,不仅能够扼制肠内有害菌群的产生,还能为肠内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改善便秘引起的肠胃失衡问题。能促进婴儿必需营养素代谢以及生长发育所必要的维他命B1,B2,B6,能够帮助孩子良好的成长发育。同时,可调解肠道菌群,加速肠道蠕动,利于大便排出。
按摩腹部: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为宝宝按摩腹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于消化。
养成定时排便的惯:
3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幼儿可在清晨或进食后坐便盆,并应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连续按时执行半至一个月即可养成习惯。养成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多的食物外,亦应使其按时通便,养成良好习惯。
适当使用开塞露和缓泻药:
除医嘱外,不能常用开塞露、肥皂头通便,因为一旦形成习惯性便秘,就更难纠正了。要尊医嘱服用缓泻药,因为小儿消化功能不完善,用泻药不当可能导致腹泻。
其他疗法:
幼儿可在每晚睡前服镁乳每次0.5~1ml/kg,或液状石蜡每次0.5ml/kg,也可二药制成合剂使用,可免单用石蜡油易自肛门漏出。以上药物可连用3~5日,同时次晨训练大便。为免吸入,婴儿不用石蜡油。儿童还可用酚酞每次3mg/kg,睡前服。急性便秘或粪块嵌塞,可用开塞露(甘油和山梨醇制剂)5~10ml注入肛内,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在家中可用小肥皂条插入婴儿肛门通便,也可用小指戴像皮手套蘸少量石蜡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门通便。灌肠的方法刺激强,易养成习惯,非特殊需要时不采用。
饮食食疗:1、南瓜根50-克,洗净,切碎,放锅内加水煎浓取汁,一次饮完。每日1剂,连服数剂,以通为度。3岁以下幼儿可酌加蜂蜜调味。
2、银耳10~15克,鲜橙汁20毫升。将银耳洗净泡软,放碗内置锅中隔水蒸煮入橙汁调和,连渣带汁1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数天。
3、无花果(熟透者)克,除去外皮,温开水洗净,随意服食,每日1-2次,疗程不限。
4、鲜甘蔗汁毫升,番泻叶1克。置锅内隔水蒸熟,滤去渣滓,分1~2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数天,三岁以下幼儿分量酌减。
5、豆浆毫升,浓米汤毫升,蜂蜜20毫升。将新鲜豆浆煮沸,入米汤、蜂蜜调匀,1次饮完。每日1-2剂,连服数天。
6、菠菜克,粳米50-克,将菠菜置沸开水中烫至半熟,捞出切成小段,粳米置锅内加水煮成稀粥,后加入菠菜再煮数沸,入油、盐调味,分1~2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5~7天。
7、香蕉1~2枚,剥皮,放碗中加开水少许,擂成糊状,冲入白糖10克,调匀称,随意喂服。每日1~2次,疗程不限。
8、白皮大萝卜1个,蜂蜜克。将萝卜洗净挖空中心,装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吃萝卜饮蜂蜜水,连服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