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员小课堂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用药

2018-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第二部分:产品知识

参芪健胃颗粒

:温中健脾,理气和胃。主治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适用于胃脘胀痛,痞闷不适,喜热喜按,嗳气等症。

:尚不明确

:参芪健胃颗粒+温胃舒or附子理中丸+硫糖铝

:尚不明确

健胃消食片

: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腕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述症候者。

:尚不明确。

:1、消化不良(儿童):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赖氨肌醇维B12口服糖浆

2、厌食:健胃消食片+大山楂冲剂+维生素

3、消化不良(成人):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大山楂冲剂+多种维生素

4、慢性胃炎并消化不良: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龙七胃康片+胃康宁胶囊

5、胆囊炎并发胃炎:胆舒软胶囊+消炎利胆片+健胃消食片

:1、饮食宜清淡,禁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品。

香砂养胃丸

: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尚不明确。

:香砂养胃丸+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

:1、禁生冷油腻食物。

2、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药。

藿香清胃胶囊

:清热化湿,醒脾消滞。用于脾胃伏火引起的消化不良,腕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苦口臭等症。

:尚不明确。

:1、消化不良:藿香清胃胶囊+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

2、口臭:藿香清胃胶囊+甲硝唑+洁口健含片

:无

香砂胃苓丸

:祛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水湿内停之呕吐,浮肿,眩晕,小便不利等症。

:尚不明确。

:1、呕吐:香砂胃苓丸+胃复安

2、养胃:香砂胃苓丸+参芪健胃颗粒

:尚不明确

开胸顺气丸

:消积化滞。用于气郁食滞所致的胸肋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呕恶,食少纳差。

:尚不明确

:开胸顺气丸+多潘立酮+健胃消食片

:孕妇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胃灵颗粒

:抗酸药

:建中和胃,制酸,止痛。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泛酸。

:尚不明确。

:1、慢性胃炎:胃灵颗粒+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

2、胃酸过多:胃灵颗粒+阿莫西林+硫糖铝

3、慢性胃溃疡:胃灵颗粒+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1、禁食辛辣,生冷,油腻及刺激性不易消化食物。

2、禁情绪激动及生闷气。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5、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6、不适用于胃寒痛,主要表现为遇寒则发,肢凉畏冷,便溏。

铝碳酸镁咀嚼片

:抗酸药

:适用于:慢性胃炎及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偶见便秘,稀便,口干和食欲缺乏。

:1、慢性胃溃疡:铝碳酸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龙七胃康

2、胃酸过多:铝碳酸镁+阿莫西林

3、急性胃炎:铝碳酸镁+胃康宁胶囊+阿托品

4、消化不良:铝碳酸镁+多潘立酮+健胃消食片

:1、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改善,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急腹症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孕妇头3各月,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高镁血症,高钙血症慎用。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抗酸药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

:本品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头痛,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长期治疗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龙七胃康片

:1、治疗胃溃疡时,应首先排除溃疡性胃癌的可能,因用本品治疗可减轻其症状,从而延误治疗。

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本品为肠溶胶囊,服用时注意不要嚼碎。

维U颠茄铝胶囊

:抗酸药

:适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泛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1、老年人长期服用会导致骨质疏松。

2、少见眼痛,眼压升高,皮疹。

3、本品可引起便秘。

4、胃功能不全者长期应用会有铝储积中毒症状。

:1、慢性胃炎:维U颠茄铝+阿莫西林+甲硝唑or克拉霉素

2、胃酸过多:维U颠茄铝胶囊+奥美拉唑or雷尼替丁

3、慢性胃溃疡:维U颠茄铝胶囊+阿莫西林+奥美拉唑

:1、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阑尾炎有类似症状者禁用。

2、骨折患者禁用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胃肠道阻塞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低磷血症患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安胃胶囊

:抗酸药

:制酸止痛,用于胃脘刺痛,吐酸嗳气,腕闷不适及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尚不明确

:安胃胶囊+绊托拉唑or奥美拉唑or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硫糖铝+吗丁啉

:1、禁食辛辣,生冷,油腻及刺激性不易消化食物。

2、禁情绪激动及生闷气。

3、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4、不适用于胃寒痛,主要表现为遇寒则发,肢凉畏冷,便溏。

胃炎康

:抗酸药

:舒肝和胃,缓急止痛。主治胃脘疼痛,呕恶泛酸,烧灼不适。用于慢性胃炎有以上症状者。

:尚不明确

:1、慢性胃炎:胃炎康+甲硝唑+阿莫西林or克拉霉素

2、胃酸分泌过多:胃炎康+奥美拉唑+硫糖铝

3、慢性胃溃疡:胃炎康+奥美拉唑or雷尼替丁+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1、禁食辛辣,生冷,油腻及刺激性不易消化食物。

2、禁情绪激动及生闷气。

3、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4、不适用于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急躁易怒,头晕血压高。

5、孕妇慎用。

溃疡胶囊

:抗炎抗溃疡药

:制酸止痛,生肌收敛。用于胃脘疼痛,呕恶泛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尚不明确

:溃疡胶囊+奥美拉唑or泮托拉唑钠or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兰索拉唑

:抗炎抗溃疡药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吻合口部溃疡。

:1、过敏症:偶有皮疹、瘙痒等症状。

2、偶有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球增多等症状。

3、偶有便秘,腹泻,口渴,腹胀、头痛、嗜睡等症状。

: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胃康灵

:1、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观察,按其症状使用治疗上所需最小剂量。

2、曾发生药物过敏或者肝功能障碍者慎重用药。

龙七胃康

:抗炎抗溃疡药

:健脾,止血止痛,制酸,收敛。用于治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属脾胃气虚证者

:尚不明确

:1、消化性溃疡:龙七胃康+奥美拉唑or泮托拉唑钠

2、慢性胃炎:龙七胃康+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

:无

胃康灵

:抗炎抗溃疡药

:柔肝和胃,散瘀,缓急止痛。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较常见的有:口干、便秘、出汗减少、口鼻咽喉及皮肤干燥、视力模糊、排尿困难(老人)。

:胃康灵+奥美拉唑or泮托拉唑钠+克拉霉素片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3、有高血压、心脏病、返流性食管炎、胃肠道阻塞性疾患、甲状腺机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慎用。

4、孕妇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胃痛严重者,医院就诊。

胃舒宁

:抗炎抗溃疡药

:镇痛,健胃,制酸。用于胃脘疼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尚不明确

:1、胃酸过多:胃舒宁+奥美拉唑or兰索拉唑

2、消化性溃疡:胃舒宁+奥美拉唑or泮托拉唑钠+胶体果胶铋

3、慢性胃炎:胃舒宁+法莫替丁or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片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3、孕妇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温胃舒

:抗炎抗溃疡药

: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受寒痛甚。

:尚不明确

:温胃舒+胶体果胶铋

:1、胃大出血时忌用。孕妇忌用。

2、胃脘灼热痛证、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糖尿病患者、儿童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养胃舒软胶囊

:滋阴养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

:尚不明确

:养胃舒+奥美拉唑or泮托拉唑钠+胶体果胶铋

:1、孕妇慎用。2、湿热胃痛证及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糖尿病患者、儿童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多潘立酮

:增强胃肠动力药

:1、解由胃排空延缓、胃肠道反流、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胀闷感、腹胀上腹疼痛、嗳气、肠胃胀气、口中带有或不带有反流胃内容物的胃烧灼。

2、治疗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或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

:1、偶见瞬时性、轻度腹部痉挛。

2、有时血清泌乳素水平会升高,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该作用与其他许多药物出现的情况相似。

:1、消化不良:多潘立酮+保和丸or木香顺气丸

2、恶心、呕吐:多潘立酮+胃复安+维生素b6

:1、孕妇慎用。

2、禁用于嗜铬细胞瘤、乳癌、机械性肠梗阻、胃肠出血等。

3、抗胆碱药不应与本品同时服用。

4、1岁以下小儿慎用。

本文来自网络!!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曝光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hl/7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