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肿瘤急症及其处理
2019-1-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肿瘤急诊也在临床中经常碰到,处理及时和得当可以为病人挽救患者生命,由此可见对肿瘤急诊应有足够的认识。常见肿瘤急诊原因包括肿瘤梗阻、肿瘤导致发热和肿瘤感染等多种因素,因此肿瘤急诊的处理需要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针对不同症状,如穿孔、大出血、上腔静脉压迫症等,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文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如果本文对您有任何启发,欢迎点击文末评论。
肿瘤急症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危象或合并症。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的扩散与转移,更易发生各式各样的急症。这些急症如不能及时处理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本文就肿瘤科常见肿瘤急症及其处理进行总结。
◆◆◆上腔静脉综合症(SVCS)
此急症好发在肺癌(特别是小细胞肺癌)及淋巴瘤的患者。发生的原因在于肿瘤本身或其转移之淋巴结病灶压迫上腔静脉,甚至造成上腔静脉内部形成血栓。上腔静脉发生部分或全部阻塞时,患者会发生包括面部(特别是眼睛)、颈部、上肢水肿等,患者还会出现头痛、流眼泪、呼吸困难,更严重者会因脑部严重的充血、水肿导致意识不清、癫痫等症状。在诊断上,胸部X光及CT,配合患者的症状即可正确的诊断。治疗以针对引发的癌症作治疗,方式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患者应卧床,拾高头部及吸氧,这样可减轻低心脏输出和降低静脉压。利尿剂和限制盐的摄入能使水肿减轻。激素能抑制正常组织内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压迫。如病人处于高凝状态,必要时可给一定的抗凝、抗栓治疗。病人应通过下肢静脉输液,以避免加重症状及导致静脉炎。
一般处理
(1)卧床、头抬高、吸氧,减少心输出量和静脉压力,补液宜从下肢静脉进行。
(2)限制水钠入量,利尿。不宜用脱水药,避免血栓形成。
(3)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强力利尿剂。
(4)由于患者常处于高凝状态,必要时行抗凝、抗栓治疗。
放射治疗
一般主张从大剂量开始3-4Gy/d,最好并用激素及(或)化疗,以迅速缓解症状,2-4次后再改2Gy/d。小细胞肺癌和恶性淋巴瘤以30-35Gy/3-4w为宜,肺鳞癌50-60Gy/5-6w为宜。
化学治疗
对化疗敏感的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生殖细胞瘤可先行化疗。
◆◆◆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也是一种偶然发生在肺癌、乳癌、前列腺癌等患者的肿瘤急症,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此类肿瘤转移至脊椎,进一步往脊椎内生长或造成脊椎骨折,向在脊髓压迫。患者一开始的症状包括背痛,及沿皮节分布、由神经根病变造成的疼痛,或是感觉及运动的异常等。更进一步则会造成下肢无力、瘫痪,大小便失禁等。是须抢时间尽快处理的急症,否则就会造成不可复的伤害,如永久的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在诊断上,脊椎X光,及磁振造影可获正确的诊断。一旦确立脊髓压迫的情况发生,应先给予患者高剂量的类固醇,同时依癌症种类的不同安排放射治疗、手术、或化学治疗等,尽快抢救患者免于永久的神经性损害。治疗目的在于:①恢复神经功能;②控制局部肿瘤;③保持脊椎稳定性④缓解疼痛。
放射治疗
是主要治疗方法,适于对放射敏感,无脊椎不稳定及病理性骨折。放疗初期给予糖皮质激素。
外科治疗
椎板切除术常可以迅速缓解脊髓压迫症状,但不能切除全部肿瘤,术后仍需要联合放疗。
化学治疗
对化疗敏感的恶性淋巴瘤、生殖细胞瘤、神经细胞肿瘤、尤文肉瘤可行化疗。
◆◆◆颅压增高症(ICP)
颅内压增高多为脑转移所致,逐渐加剧的间歇性头痛,清晨及晚间出现较多,咳嗽、喷嚏及低头时头痛加剧,伴呕吐,常为喷射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为20-40%,乳腺癌脑转移率为10-20%,黑色素瘤脑转移率为12-20%。
一般处理
半卧位、限制水摄入。
脱水剂
20%甘露醇,按ml/次静脉注射或快速滴注15-30分钟,根据病情需要可每6、8或12小时给药。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通常开始剂量为15mg/日,或更大剂量20mg/日。
放射治疗
多发脑转移,行全脑放疗(WBRT);单个脑转移病灶,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SRT)。
◆◆◆鼻咽大出血
肿瘤复发侵犯血管,放疗中或放疗后鼻咽、鼻腔充血,小血管破裂放疗中或放疗后肿瘤坏死脱落,放疗后鼻咽坏死、溃疡等可引起鼻咽大出血。起病急,进展快,危及患者生命。比较常见的如鼻咽癌(NPC)。
一般处理
患者取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凝块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嘱患者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慌张,否则血压升高,会加重出血。
镇静
肌注安定(地西泮)10mg。
止血
一般少量出血可将棉球塞入鼻孔内,压紧闭孔5-10分钟。出血量较多,纱布压迫止血,并请五官科急会诊止血治疗。
在局部止血的同时,给予全身止血处理,给予肌注或静脉滴注止血药物:立止血1-2u,im或iv止血敏0.25-0.5gim或0.5-1.0givgtt等。
可在患者第6颈椎平面处将颈总动脉向颈椎横突方向压迫,使血流减弱。
手术止血当局部止血和药物止血无效时,可作同侧颈外动脉界扎止血。
抗休克
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双通道,输血及补液治疗。
鼻咽大出血的处理流程
◆◆◆肿瘤药物过敏反应
化疗药物过敏反应可引起肿瘤内科急症,血管性水肿和荨麻疹最常见(90%),其他临床表现有腹痛、胸闷、上呼吸道阻塞、支气管痉挛和低血压,喉头水肿伴低血压常引起死亡。最常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肿瘤药有紫杉醇、左旋门冬胺酸酶和铂类。应用紫杉醇的患者有30%会出现较重的超敏反应。
1、过敏反应重在预防,比如紫杉醇的预处理
地塞米松
在用紫杉醇之前12及6小时左右给予口服地塞米松,或在紫杉醇之前30-60分钟左右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苯海拉明
在紫杉醇之前30-60分钟,给予肌肉注射苯海拉明。
西咪替丁
在紫杉醇之前30-60分钟,给予静脉注射西咪替丁。
2、发生过敏反应的处理
一般处理
立即停止用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抗过敏
地塞米松5-10mg,iv+异丙嗪(非那根)25-50mg,im。
抗休克
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10-30min内重复一次。
血压低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1-2mg+ml生理盐水或间羟胺10-40mg+ml生理盐水缓慢滴注。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症(SIADH)
SIADH是指各种原因所致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分泌过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稀释新低钠血症及尿钠增多。临床表现:精神异常、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血浆渗透压≤mOsm/kg;血钠≤mmol/L,肾脏排钠增加,尿钠≥20mmol/L;尿渗渗透压高于血渗渗透压。常见小细胞肺癌(SCLC)。
病因治疗
当引起过量ADH产生的原因被彻底去除后,SIADH便消失。
限制摄入水量
本症轻者,经限制饮水量即可纠正低钠血症,一般限制饮水量在0.5-1.0L/24h,症状即可好转。
药物治疗
(1)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可拮抗AVP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受体中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抑制AVP对肾小管回吸收水的作用,亦可抑制异位AVP分泌,常用剂量为-mg/d。
(2)高渗盐水+呋塞米(速尿):轻度:呋塞米40~80mg/d,口服,同时给予NaCl3g/d,补充钠的丢失。重度:可用呋塞米1mg/kg静注+3%NaCl液1-2ml/(kg/h),补充钠的丢失。
◆◆◆肿瘤崩解综合症
一些对化学药物敏感的癌症,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在化学治疗期间导致大量肿瘤细胞的破裂,癌细胞内的一些离子及其他物质就会释放出来,因而造成病患发生血钾过高、血磷过高、尿酸过高、血钙降低(一般情况下)的并发症,患者因此可能会出现心率不齐、抽搐、及急性肾衰竭等问题。因此在有可能发生肿瘤崩解综合症的病患,在化学治疗时应给予一些预防措施,包括大量输液、利尿,及降尿酸药物等,同时在化疗期间时常进行血液检查。在治疗上应针对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高尿酸血症,同时作处理,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除了上述五种肿瘤急症之外,其他诸如出血、呼吸道阻塞、大量胸腔积液、颅内转移合并颅内压上升或癫痫发作、肠阻塞、泌尿道阻塞等,也都是常见的肿瘤急症。临床上应针对各种急症出现时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按照各系统病变的特点进行处理,以前述肿瘤并发症的处理原则为依据。
◆◆◆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3、前列腺素升高有关。发生高钙血症的情况:实体瘤骨转移;无骨转移的实体瘤,产生代谢活性物质刺激骨吸收;血液肿瘤;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2~3周后。多发性骨髓瘤(MM)、乳腺癌最常见。
水化利尿
水化(-ml/h)并静注呋塞米减少钙的重吸收,防止肾损害。
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引起高钙血症的有效药物。抑制维生素D的代谢,减少钙的吸收。
双磷酸盐
如伊班磷酸钠、唑来磷酸等,治疗高钙血症,同时减少和预防溶骨性骨折等相关骨事件的可能性。
降钙素
如密钙息,可迅速抑制骨的重吸收,给药数小时内血钙降低。
普卡霉素
即光辉霉素,主要通过降低溶骨细胞数目和活性而减少骨的重吸收。
投稿方式:ggyx
tiexinyisheng.西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