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关于骨质疏松的那些事儿上

2020-9-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撰稿人:董爱梅小故事:张大妈60多岁,身体一直不错,但一天下楼梯的时候踩空了一个台阶,顿时出现了剧烈的腰疼,不敢活动。医生让拍完胸腰椎的片子后,遗憾的告知一节腰椎出现压缩性骨折(圆柱形的椎骨部分萎陷了)。小小的踩空为什么会导致骨折的严重后果,经过检查,罪魁祸首骨质疏松症浮出了水面。那么,一起来看看关于骨质疏松的你答我问~

??问题1??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的成分丢失(骨量下降),同时骨骼内部的微小结构发生破坏,使得骨骼的质与量都有下降,最终骨骼变脆,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状态。骨质疏松英文单词的本意是多孔的骨骼,形象地说明了它的定义。如果我们用新鲜的萝卜来代表健康的骨骼,那空心糠萝卜就是骨质疏松症的骨骼。

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作为慢性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越来越高,多项研究中80岁后的高龄老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均在30%以上。

??问题2??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在日常活动中发生骨折,骨折将严重威胁人的生存质量和寿命。根据年的一项全球报告:全世界每3秒发生一次骨质疏松骨折,一半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50%的人在遭受一次骨质疏松骨折后会遭受第二次骨折,20%的髋部骨折者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

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椎体、髋部和上臂的前端。像张大妈一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常见,表现出急性的腰、背部位的疼痛,腰背的活动受到限制,咳嗽、排尿等增加胸腹压力的动作会使症状加重,而后疼痛慢慢缓解变为慢性疼痛,部分患者出现脊柱畸形及身高变矮。由于腰背疼是老年人的常见不适,原因众多,医、患对此的重视度均不够,很多椎体的压缩性骨折不能得到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这也是我们觉得周围老年人的骨折没有全球报告中那么多的重要原因。髋部骨折在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中约占1/4,危害极大:20%的髋部骨折者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多由于长期卧床继发的褥疮、肺栓塞等),而存活的患者也有近一半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异常。

??问题3??

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我们成年以后,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骨骼似乎进入了静止期。但实际上,骨骼内部一直进行新旧更替,不断有旧骨被吞噬破坏(这一过程称为破骨),同时新骨不断形成取代被破坏的旧骨(这一过程称为成骨),从而保证骨骼的健康。成果和破骨动态平衡,骨的质、量均得到维持。

但随着年龄增加,平衡被打破,以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为例:进入绝经期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低落,破骨的过程大大增强,超过了成骨的代偿能力,骨量开始快速丢失(我们把这一时期发生的骨质疏松症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而年龄进一步增加,60-70岁以后,因为衰老,新骨形成的能力下降,虽然破骨也放缓了脚步,但依然表现为成骨破骨,这样又面临着骨量的丢失(我们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人一生中在30岁左右骨量处于最高水平(峰值骨),而后骨量开始缓慢下降,下降最快是在更年期前后。一个人会不会出现病理意义的的骨质疏松症,即取决于峰值骨量,也取决于骨量丢失的速度。

??问题4??

哪些身体的不适信号(症状)是骨质疏松的线索?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杀手,是因为很大一部分患者在骨折发生之前,身体没有给出明显信号。那生活中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要警惕骨质疏松症呢?

—疼痛。部分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疼痛,老年人相关的腰背痛中,有50-60%有骨质疏松的因素参与。骨质疏松一般是身体中轴骨的疼痛(手指、肩部的疼痛与其关系不大),这种疼痛在负重状态下更明显,例如我们由坐卧更换为站立位时(体重对骨骼就是一种负重),或者提、背重物时。虽然在不同个体之间,骨质疏松症是否出现腰背痛差异很大,但是同一个人,疼痛通常会随着骨质疏松症的加重而加重。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部分塌陷)时,表现出急性的腰、背部位的剧烈疼痛,腰背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后疼痛会慢性化。

—日常活动中骨折。日常活动中例如起床、走路、抱孩子、或其他轻微外力时发生骨折,被称作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后果。

—椎体骨折后的身体畸形。椎体骨折发生当时可能并没有被我们重视或者察觉,但身体却会留下永久的印记:骨骼的变形。轻的骨骼变形可能在一些胸腹的X-线检查时被发现:可以观察到一个或数个椎体由柱形变为楔形、中间变矮或整体被压缩。由于椎体的塌陷,椎体骨折比较重的患者会出身高较年轻时明显变矮、驼背、脊柱侧歪等比较明显的身体改变。由于胸腰椎压缩骨折,胸腹腔的容积变化,会影响一些内脏功能,常见便秘、腹胀等。

因此骨痛、非暴力的骨折、驼背等骨骼变形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线索。

??问题5??

健康生活对抗骨松

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荐: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低盐饮食、摄入充分的钙及维生素D;适当的日光照射;适当的负重运动。同时建议不饮浓茶及过量咖啡,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进行必要的预防。

??问题6??

如何补钙最健康?

为了维持骨骼健康,推荐每日元素钙摄入量为:

正常成年人mg;

女性妊娠哺乳期mg;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mg。

食品补钙最安全,物中含钙最丰富的是奶制品,以牛奶为例,1ml含1mg钙,因此指南推荐每日奶制品(牛奶、酸奶等均可)ml。大家通常认为含钙量高的骨头汤其实含钙极少,一碗汤一毫克钙。相关的营养调查,我国老年人食物钙摄取约每日mg-mg,需额外补钙-mg。

食物摄入不足,部分人常需要通过药品来额外补钙-mg,要注意补钙-mg是指元素钙的量。以碳酸钙为例,元素钙占40%,也就是说mg/片的碳酸钙,相当于含mg钙。常用的补钙制剂钙含量如下:氯化钙(钙27%)、乳酸钙(钙13%)、葡萄糖酸钙(钙9%)、柠檬酸钙(钙21%)。碳酸钙价格低、吸收率高是常用的补钙选择。

补钙治疗最好要咨询医生的意见,高钙血症应避免使用钙剂,也要避免超大剂量补充钙剂(每日最大可耐受剂量mg),否则会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已经存在肾结石者,以饮食补钙为佳(可减少肾结石发现),药品补钙需要咨询医生。

??问题7??

如何保证维生素D补充充分?

维生素D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状态下钙吸收率仅10%-15%,磷吸收率60%;维生素D充足状态下,钙吸收率30%-40%,磷吸收率80%。维生素D缺乏还会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最终使得骨折风险增加。

我国维生素D缺乏极为普遍,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紫外线照射下皮肤合成,受纬度、日照时间等影响,老年人皮肤萎缩加剧了维生素D的不足。部分维生素D可通过食物摄入,但多数天然食物维生素D含量不足,仅深海鱼类、动物内脏含量丰富。

我国营养指南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D量为:

普通成年人IU;

老年人-IU;

为了治疗骨质疏松每日补充-IU;

维生素D的需要量也受疾病状态和药物的影响,接受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的患者,更高水平的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可能有更大获益。

大家如果想了解自己维生素D是否充足,可以到我院进行25-OH-维生素D的测定。

??问题8??

抗疫期间,深居简出,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之前,居家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场战役中的应尽职责。深居简出对骨骼健康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外出活动工作减少,可以更好的进行饮食管理,合理膳食;可以居家运动,强健骨骼;活动环境熟悉,减少骨折风险。另一方面,户外活动减少,大家会担心,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量是否会减少?

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紫外线照射下皮肤合成,皮肤是否能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紫外线的强度十分重要,在北京地区,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紫外线的强度弱,几乎很少能合维生素D。身体之前合成的维生素D将储备在肝脏、脂肪等组织,供这一阶段使用。初夏到来之前,居家对我们维生素D影响不大。

居家期间,时间相对充裕,合理膳食、负重运动、锻炼肌肉力量、防止跌倒,疫情结束,我们将以更健康的骨骼迎接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f/10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