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好的病友都在控制这些指标你都知道吗

2017-9-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为了方便大家判断,

我在此大概罗列了一些指标的控制范围

(仅供参考)

Part1

—血红蛋白Hb(血色素)—

年K/DOQI提出目标值血红蛋白:~g/L。转铁蛋白饱和度小于20%和血铁蛋白浓度小于ng/ml提示铁缺乏。

▲年KDIGO贫血指南建议:

对于CKD5期透析患者,当血红蛋白浓度为90~g/L时,建议开始促红细胞生成素(ESA)治疗,以免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至90g/L以下。由于部分患者在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下生活质量会获得改善,此时可给予个体化治疗,即在血红蛋白浓度>g/L时,也可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SA)治疗。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血红蛋白浓度不应超过g/L。对所有患者,推荐不应试图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将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超过g/L。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年)建议:

推荐Hb≥g/L,且g/L;建议Hb水平维持于~g/L。

个人比较推荐:目标值血红蛋白:~g/L。转铁蛋白饱和度20%~50%和血铁蛋白浓度~ng/ml。

另外,抗炎治疗;充分透析;减少并发症(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使用长效促红素;增加内源性促红素的反应性;铁,水溶性维生素(B1,B6,C,叶酸,B12),以及铜,硫辛酸和左旋肉碱的适当使用,对于血红蛋白的提升都是有利的。

Part2

—钙磷和甲旁激素—

KDOGI指南建议:

血透患者血磷控制在0.87~1.45mmol/L,血钙控制在2.10~2.54mmol/L,甲状旁腺激素(PTH)控制在16.5~62.1pmol/L(~ng/L)。

(也有资料建议:甲旁激素控制在~ng/L)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年)建议:

透前校正血钙:2.10~2.75mmol/L;透前血磷:1.13~1.78mmol/L;透前血iPTH:~ng/L。

个人比较推荐:根据个人使用的透析液钙浓度的不同,和个人钙磷负荷的不同,确定各自的钙磷和甲旁激素的控制范围。

1.75(高钙)透析液:透析时,补钙明显,透后血钙明显升高,钙负荷明显增加,故推荐:透前校正血钙:2.10~2.30mmol/L(最高不超过2.5mmol/L);透前血磷:1.10~1.78mmol/L;透前血iPTH:~ng/L。

1.50(普钙)透析液:透析时,少量补钙,透后血钙轻度升高,钙负荷轻度增加,故推荐:透前校正血钙:2.20~2.40mmol/L(最高不超过2.54mmol/L);透前血磷:1.10~1.78mmol/L;透前血iPTH:~ng/L。

1.25(低钙)透析液:透析时,钙基本稳定或者少量丢失,透后血钙基本稳定或者轻度下降,钙负荷下降,故推荐:透前校正血钙:2.30~2.50mmol/L(最高不超过2.75mmol/L);透前血磷:1.10~1.78mmol/L;钙磷乘积:55;透前血iPTH:65~ng/L。

Part3

—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

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都是反映微炎症的重要指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然是越低越好。

C反应蛋白尽量控制在正常人范围内(5mg/L);

β2微球蛋白尽量控制在正常人范围上限的15~20倍以下(30~50mg/L)。

Part4

—肌酐和尿素(氮)—

肌酐:分子式:C4H7N3O;分子量:.1;在开始透析之前(肾衰阶段),一般都用肌酐衡量肾功能的减退情况。因为肌酐受食物的影响较尿素小的多。在开始透析之后,肌酐可以从侧面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和活动情况,透前肌酐一般在0umol/L左右比较合适,肌酐过低(umol/L)可能提示病人营养不良,肌肉量减少,缺乏运动等,肌酐过高(1umol/L)可能提示透析不充分。

尿素:分子式:CON2H4;分子量:60;在开始透析之后,一般都用尿素(氮)衡量透析的效率。因为尿素(氮)的毒性高于肌酐,且尿素(氮)的数量比肌酐多10倍以上,故可以作为小分子毒素的代表。一般要求:透前尿素氮(BUN)达到21.4mmol/L以上,才能保证患者较好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透后尿素氮约为透前的三分之一,即尿素氮清除率65%。但透前尿素氮过高(30mmol/L)可能提示透析不充分,或者高分解代谢状态。

小提示

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与肌酐之比(BUN/Scr)值约为10,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水、肾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达20~30;而低蛋白饮食,肝脏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时可称为低氮质血症。

Part5

—二氧化碳结合能力—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年)建议:

血液透析患者应干体重达标。推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5%干体重;推荐透析前CO2或HCO3-≥20mmol/L,且26mmol/L。

代谢性酸中毒纠正不良的常见原因:透析次数不足,单次透析时间较短,透析液中缓冲碱浓度低,反渗水与浓缩A、B液比例不当,透析液流量或血流量较低。

也有专家建议:透前血HCO3-浓度在22mmol/L左右,透析后在28mmol/L左右,比较合适。

Part6

—其他常用指标—

▲其他指标大多按正常人的参考范围进行控制。(略)

文献参考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年)建议:

推荐单次血液透析的尿素清除率:单室尿素清除率(spKt/V)≥1.2;尿素下降率(URR)≥65%;尿素清除率监测频率:推荐每3个月1次,建议每月1次。

K/DOQI建议根据患者不同残肾功能而设定不同的单次血液透析充分性,本指南在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条件、医疗资源、卫生经济学的前提下,提出如下标准,以期最大限度满足血液透析患者基本治疗要求:推荐单次透析spKt/V≥1.2,条件允许时spKt/V≥1.4更佳;单次透析URR≥65%,条件允许时URR≥70%更佳。

血液/透析液流速:常规透析血流量一般为~mL/min,血流量mL/min可以提高溶质清除率。血流量从mL/min升至mL/min可增加溶质清除率15%以上,并可减少抗凝药总量,降低出血并发症。常规透析液流速mL/min,提高透析液流速(~0mL/min)可增加透析器膜内外溶质浓度梯度,促进血循环中毒素转运,提高透析充分性。

考虑到我国现有技术与条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把β2-MG清除率纳入到日常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与管理范畴内,推荐单次透析β2-MG清除率:β2-MG下降率≥30%,理想值≥50%或膜清除率20mL/min。

心胸比值:男性50%,女性53%;

推荐血压控制目标:透前收缩压(SBP)mmHg(含药物治疗状态下)。

5年K/DOQI指南提出透析患者血压控制靶目标:透析前血压/90mmHg,透析后血压/80mmHg。

推荐血清白蛋白A1b≥35g/L;建议有条件者血清A1b≥40g/L。

个人经验分享

透析的第一年,还有少量小便,因为控水不严格,体内积水,血压高(/),胸闷,脚肿,睡觉不舒服。

检查发现:心脏扩大,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二尖瓣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把干体重下调了1.5公斤,血压就正常了(/90以下),心脏也逐渐恢复正常,心包积液和肺动脉高压消失,中重度反流变成轻微反流,胸不闷,脚不肿,睡觉也舒服了。适当的控制是必要的,管住嘴,迈开腿,充分透析,注意营养。

选择以下方式加入我们

?加入肾·一样的人QQ活动群,群号为,进群验证信息写:肾·一样的人+1。备注:进群后想进入







































鍖椾含鏈夋病鏈変笓娌荤櫧鐧滈鐨勫尰闄?
鐧界櫆椋庤兘鍖绘不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f/6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