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有效补钙

2016-10-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钙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它对保证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是构成骨骼的主要物质,参与骨骼的新陈代谢,而且是保持神经、肌肉功能所必需的,对维持正常的心、肾、肺和凝血功能以及细胞膜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也起着重要作用,还能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和储存、氨基酸的摄取和利用、维生素B12的吸收等。

人到中老年,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再加上消化功能减退,吸收能力下降,钙的主动吸收减少,骨钙丢失加速,女性65岁以后可丢失骨钙达30%~50%(65岁以后男性丢失骨钙达30%左右)。缺钙会引起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手足搐溺症等临床症状。补钙已成为了老年人保健的热门话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补钙呢?

1.食补注重吸收

虽然老年人吸收能力不如以前,但是通过食物获取钙源,仍是生活中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更安全的途径。老年人可以食用含钙较多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骨头汤、鱼虾、黄豆、芹菜等。但是在食补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促进对钙的吸收。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功能衰退,大约有50%的老年人会出现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肠功能不如从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对钙的吸收率也下降。可以在炒菜的过程中多加入一点食醋,因为醋可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

2.维生素D与钙同补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同时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钙吸收、在骨代谢中促进骨矿化和骨形成、加强肾脏对钙的重吸收、防止肾结石的发生和调解血钙水平等作用。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偏低,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补钙时还应注重维生素D的补充,促进钙的吸收。此外,阳光照射皮肤,可促进机体合成维生素D,老年人也可多晒太阳,适量参加户外运动。

3.适量不过量

一些老人误认为,钙补的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对身体就越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毫克的钙。而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甚至诱发肾结石、血管钙化等疾病。

4.注重睡前补钙

对于口服补钙,以清晨和临睡前各服一次为佳,若选用含钙量高的制剂,采用一天一次的方法,则以每晚睡前服用最好,因人的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临睡前服用可以使钙剂得到更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白癜风能传染吗
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f/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