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以为正确的养生方式,可能正在让你折
2021-3-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养
生
你真的懂吗?
如今生活水平直线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重视养生。然而,养生的方法千万种,难道每一种都是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吗?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那么很多时候你觉得在养生,其实是在给自己“折寿”。
那么,哪些养生方式是错误的呢?
01
多吃五谷杂粮粉:易引发糖尿病
如今流行吃五谷杂粮来养生,于是为了食用更方便,“五谷杂粮粉”悄然流行起来。很多人觉得杂粮粉好喝又方便,好处又多!但其实恰恰伤身。五谷杂粮最重要就是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磨成粉后膳食纤维反而被破坏了,只剩下淀粉和糖类。常吃五谷杂粮粉对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对身体不利。吃多了,恰恰会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糖尿病。
02
天天喝粥:营养失衡
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常年喝粥;也有少数讲究药膳的人,通过吃药粥来保养身体。据观察,长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动力较差。长期吃粥,人体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体内消耗,导致营养失衡。所以,经常吃粥和吃药粥虽是养生一法,但不是人人皆宜,除非是身体很虚弱,或是治病需要。
03
乱补维生素:补出结石
很多人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每天吃几片,觉得有益身体健康。
其实,如果身体不缺乏维生素,无论患何种病,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甚至会加重病情。例如,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效,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平时有人把维C泡腾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药品,但只有维生素缺乏者才需要补充。一旦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导致尿路结石,加速动脉硬化。
04
乱补钙:当心高钙血症、肾结石
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钙并非补得越多越好——我国营养协会推荐,体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毫克,除了在饮食中获得外,额外补充的钙量为~毫克。过量补钙会影响到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还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其实,健康均衡的饮食即可提供足够的钙。好的钙源包括牛奶,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05
辟谷养生:毁了肠胃
近些年来,“辟谷养生”越来越受追捧,不吃谷物、肉、蛋等,仅依靠喝水、打葡萄糖来代替三餐,称能“清理肠胃”。你以为这种“辟谷”方法真能养生?辟谷会打乱胃肠道的正常运行、肠道的通透性、消化液的分泌,还有营养物质的吸收等受到影响,易引起身体代谢紊乱,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06
乱补维生素:补出结石
很多人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每天吃几片,觉得有益身体健康。
其实,如果身体不缺乏维生素,无论患何种病,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甚至会加重病情。例如,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效,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平时有人把维C泡腾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药品,但只有维生素缺乏者才需要补充。一旦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导致尿路结石,加速动脉硬化。
07
每天8杯水:小心太伤肾
经常听到人说“多喝水好,每天要喝够8杯水才健康”……其实,人每天对水的需求大概在~0毫升,也就是比喻的“8杯水”。但我们的三餐中,饭菜和汤也含有“水”,所以正常饮食下,每天只需要额外补充毫升的水就足够了,而且每一次喝水应少于毫升。过量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中毒又伤肾。过量饮水还会导致血液中钠含量过低而引发“低钠血症”,出现昏睡、恶心、抽搐甚至昏迷。
08
趁热吃:吃出食道癌
我们有着“趁热喝”、“趁热吃”的习惯。嘴的欲望是满足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就太重了。人的食道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日常生活中,不要吃过烫食物,温度都尽量控制在60℃以下。
09
每天几万步:膝盖顶不住
骨科专家指出:走路运动虽然有利于健康,但运动要掌握适当方法,一味大量走路很容易损伤腿部!一万步对于平时习惯运动的人来说,是相对简单的,就算提高到两万步也只是平常运动量而已。如果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走上一两万步,不仅身体会吃不消,还可能造成关节、韧带、骨骼的损伤,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运动最好循序渐进。
1
END
1
健康来自知识,快乐需要分享,欢迎将本文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摄图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