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结合临床,推动个体化医疗访广东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梁馨苓教授
寻求医疗费用的最佳性价比《肾脏时讯》:我们了解到您的团队曾倡导过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不同剂量对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请问您为什么选择25ml/kg/h和35ml/kg/h这两个剂量做研究呢?
梁馨苓教授:
这个研究我们启动得比较早,已经过去4年了。4年前国际上、亚洲人中,高危心脏手术后患者的透析剂量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值。我们没有选择45ml/kg/h甚至更高的剂量,是考虑到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4年前已经陆续有研究显示,超过45ml/kg/h的血液净化未必能改善预后。所以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费用控制方面去考虑,寻找一个最佳的性价比,我们把略高于指南要求的最低剂量35ml/kg/h定为观察组。我们的分组越多,入组人数方面的压力越大,因为入组要求心脏术后的高危患者,所以我们就仅仅选择了两个剂量组,评估35ml/kg/h是不是我们中国患者的最佳剂量。当时临床设计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考虑的。
便携式人工肾发展有很大进步《肾脏时讯》:年您曾在采访中提出未来肾脏病替代疗法有两个发展方向,分别是肾小管的替代和轻便型的透析机。4年过去了,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两个发展方向的现状吗?
梁馨苓教授:
非常遗憾的是肾小管的替代治疗目前还没有非常好的突破。如今机器的替代还是以小球滤过功能的替代为主,生物相容性的小管替代还没有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但是携带式透析机方面,在我国企业、科学工作者和肾科、ICU科的医生的整合以后,我们看到了很大的进步。据我所知广东省和四川省都已经有创新团队在企业、肾科医生和ICU医生的带动下,开始推广中国原研的改良携带式的人工肾。这是一些新项目,我不便透露更多的细节。我们知道在一些欧洲的国家如意大利,已经有一些便携式肾脏的人工肾设备的先锋研究。但是从以往来看,便携式的人工肾受到容量的限制,它的透医院的透析机。我们中国自己原研的或者改良的便携式人工肾能不能更好地提高透析的效率,我们也是拭目以待的。
生物标志物还有不断发展的趋势《肾脏时讯》: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您提出了目前就是AKI的生物标志物难以确定理想的诊断阈值或者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地使用。您目前的团队对于解决这些难题是否有新的想法或者是思路?
梁馨苓教授:
我们整个团队的确都很广西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广东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