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防治骨质疏松新观念不要一味补钙

2016-1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个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调查显示,全世界50岁以上女性有1/3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男性有1/5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到年,中国将有近万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

被多数人忽视的“无声杀手”

“我就是老腰酸背疼,人年纪大了不是都这样吗?这有啥大惊小怪的!”

  “最近总觉得自己变矮了,做了骨测才知道我有骨质疏松……”

“母亲下楼梯不小心摔倒了,医院检查,摔成髋骨骨折了……"

  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言论。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孕妇及乳母、更年期妇女、运动员;

钙的摄取量少,不常晒太阳、维生素D摄取不足的人;

大量摄取咖啡、茶,节食减肥、嗜烟、酗酒者;

运动量少、长期卧床的人;

盲目补钙反而危害身体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要足量补钙即可,于是陷入了一个盲目补钙的误区。可事实上,60岁以上的老人每日所需元素钙-mg即可,盲目过量补钙使血钙和人体组织细胞中钙增加,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

心脑血管钙化风险: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从而加速动脉中钙沉积物的形成,形成动脉硬化,对血管健康产生如血管钙化的副作用并引起相应并发症如脑中风等。

泌尿系统结石风险:过度补钙如果超过机体需要,多余的钙会从肾脏排出,也就是高钙尿症,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白内障风险:过量补钙,在眼内房水中钙浓度过高,可沉淀为晶体蛋白,增加白内障失明风险。若钙在眼角膜周边沉积将会影响视力。

锻炼肌肉比补钙更重要

研究发现: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许多钙或维生素D,他们的骨质疏松症照样发展;宇航员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需在返回地球后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

  因此美国骨科专家指出: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非机械因素(钙、维生素D、激素等)并非是最主要的,而在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肉负荷及牵张力(又称机械性因素)是决定骨强度(包括骨量及骨结构)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适量补充钙,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

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活动1~2小时,进行一些阻力性和负重运动,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这对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更为重要。

所以,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zd/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