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豆制品,尿酸就升高听听医生怎么说

2024/4/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豆腐、豆浆作为常年“背黑锅”选手,已经被许多肾友熟知了。其实,豆制品在经过加工后所含的钾、磷已经很少了,对肾友的病情影响不大。那肾友为何对豆制品存在这么大的恶意?

适合肾友的饮食是优质低蛋白,豆类分为大豆和杂豆,杂豆不是优质蛋白,黄豆、青豆、黑豆等大豆则是。

大豆类的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和甲硫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氨基酸比值比较接近人体需要,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

但大豆里富含嘌呤、钙、磷,对咱们肾功能不全的肾友而言,更容易诱发高尿酸血症,导致高磷血症、高钙血症等。但大家不要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排斥豆制品啦!

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尿酸高的肾友,不敢吃豆制品、海鲜等食物,只能看着别人吃,强迫自己清心寡欲。

咱们先来看看常见豆类食物的嘌呤含量:

由此可见,豆腐、豆浆的嘌呤含量比鱼虾类少得多,至于嘌呤含量很高的黄豆加工成各种食品后嘌呤含量也会降低。

在制作豆腐等各种豆制品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去掉多余的水分,有相当一部分的嘌呤已经随着水分排掉了。

在家里用豆浆机做豆浆的时候,嘌呤含量也会因为加入大量的水稀释而变低。因此,从豆腐、豆浆这样的食物中摄入的嘌呤并不会很多。

干豆腐因为水分量较低的关系,嘌呤含量要稍微高于豆腐和豆浆。

一项对五万多人长达十余年的追踪研究表明:长期吃豆类和豆制品可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而在《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版)》中,对豆制品的建议是:不推荐也不限制。

这可能是因为豆制品加工方式不同会对嘌呤含量有一定影响。例如加工中需要发酵,可能会有物质增加,进而增加嘌呤含量。

而且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嘌呤和豆制品中的嘌呤种类也有所不同。大豆中的嘌呤是以腺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占嘌呤总量的96%;而肉类中是以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为主,占嘌呤总量的60%以上。在代谢时,大豆中的腺嘌呤转换成尿酸的速率较低,而肉类中的次黄嘌呤可以直接经过黄嘌呤代谢成尿酸。

合并高尿酸的肾友在限制摄入豆腐、豆浆并代替肉类作为蛋白质来源前提下,可以放入咱们的日常食谱里。肾友们可依据自身情况还有喜好考虑选择豆制品与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zl/13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