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2015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016-10-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异物引起的肉芽肿是导致高钙血症的罕见原因,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提示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研究者美国加州大学SaharM.Hindi等人接诊了一例严重高钙血症患者。患者为52岁男性,感染HIV/HBV25年,近3个月出现乏力、多尿及体重减轻。体检可见肌肉突出和弥漫性压痛。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钙、肌酐及1,25(OH)2D水平增高,甲状旁腺激素(PTH)、PTH相关蛋白及25羟维生素D降低;CD4+T细胞数量为x/L,无机会性感染迹象。CT示双臀部未见结节但存在软组织密度影。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可见大腿近端及臀部皮下组织出现摄取影像,而淋巴结及肿块处未见示踪剂。骨髓穿刺及血清/尿免疫固定蛋白电泳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追问病史了解到,患者曾于年及此次发病前1个月分别于臀部及三角肌处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两位点的肌肉活检可见,非晶体材料PMMA周围存在组织浸润和严重的巨细胞反应;肌肉免疫组化染色示维生素D代谢酶CYP27B1高表达。采用静脉注射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急性高钙血症,但5周后仍存在持续高血钙,进一步行唑来膦酸及为期一周的甲基强的松治疗后,患者血钙恢复正常。三个月后,患者再次发生严重的高钙血症,经唑来膦酸及短期甲基强的松治疗后缓解。
该病例提示,尽管不太常见,但外来异物所诱导的肉芽肿反应仍是临床高钙血症发病的重要原因,而1,25(OH)2D在高钙血症及CYP27B1增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治疗白癜风的办法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