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高对骨头好南京6旬大妈差点送命hel

2020-7-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6739.html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会因为缺钙而骨质疏松,于是有一个观念,多补钙对骨头好。两年前,南京六十岁的市民张女士体检发现自己血钙偏高,不仅没当回事,反而觉得会预防得骨质疏松。

岂料近日,张女士出现困倦乏力,腰背疼痛症状,经医院诊断竟是骨质疏松,张女士就纳闷了,怎么钙高了反而还是骨质疏松呢?

六旬大妈钙血过高险丧命

经检查,张女士血钙是正常数值的1.5倍,甲状旁腺激素也超出正常标准的五六倍,结合张女士的肾结石,尿路结石等症状,医生诊断张女士为继发性骨质疏松,而诱因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它导致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增高,引起钙吸收的增加,包括骨头的骨钙的破坏增加,最终导致患者高钙血症。”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殷汉介绍。

专家提醒科学补钙

目前,张女士接受了甲状旁腺腺瘤手术,身体已经恢复正常。七月份以来,医院内分泌科已经接诊五例高钙血症患者,有的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威胁生命,其中就包括由于过量补钙导致血钙增加的病例。

殷汉指出,很多老年人认为多补钙,体内钙高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这种想法不仅是一个误区,体内血钙过高反而有很大的健康隐患。

血钙高的三大隐患

1、血钙高了之后,会刺激胃酸的分泌,有些病人会出现胃溃疡;

2、钙高了之后,从肾脏排出增多,可能会引起结石的增加,比如肾结石、膀胱结石;

3、血钙太高的情况下,会引起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的问题,甚至会引起猝死的这种风险。

专家介绍,老年人骨质疏松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有些老人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就拼命补钙和维生素D,殊不知这么做可能会掩盖一些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真正病因,还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图/视觉中国

如何科学补钙?

先要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你和家人真的需要补钙吗?

你们的膳食习惯如何?

对象是孩子、年轻女性、中年男性、还是老年女性?

消化吸收能力怎么样?

补钙要看缺钙的原因和身体的状况,如果是因为膳食钙摄入不足,首先要考虑增加含钙食物供应量。

图/视觉中国

膳食中供应钙的主要来源是:

奶类(牛奶、酸奶、奶酪)

豆制品(卤水豆腐、石膏豆腐、豆腐干等)

深绿色的叶菜(小油菜、小白菜、芥蓝等)

芝麻酱、坚果、带骨小鱼和虾贝类等

如果膳食当中钙确实不能供应足,或者缺钙情况比较明显,就需要用钙营养品来补钙。

1、合理制定补钙目标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补毫克比较合适;

但如果平时饮食中奶类充足(毫升以上)、深绿色蔬菜摄入多(克以上),再配合其他日常饮食,是可以达到毫克钙的摄入量,无需额外补钙。

图/视觉中国

2、注意产品中钙元素含量

无论是什么产品,都不可能是纯的钙元素,而是某种钙盐,比如碳酸钙或柠檬酸钙。要知道,1克碳酸钙中,只含有约毫克钙元素。

绝大多数补钙品,会直接注明其中所含钙元素的量,但也可能有些产品写的是钙化合物的总量。

图/视觉中国

3、别迷信「含维生素D」的广告宣传

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被人体吸收,因此,市售补钙产品中几乎全部加入了维生素D。换句话说,加入维生素D已经不是少数几种补钙品的优点,而是这类产品普遍采用的做法。

即便没有做广告宣传,也不等于产品不含有维生素D。

4、不要追求含钙量特别多的钙片

最好选择~毫克的小量钙片,一天分两三次吃。比如早上一次毫克,晚上一次毫克。一次摄入量过多,利用率反而有可能降低。

有关补钙的相关医学综述指出,不建议一次补毫克以上的钙。

5、老人和孩子,选择便于吞咽的补钙产品

细长的小钙片:为了避免吞咽困难或卡在食道中,老年人应选择每粒体积小一点的,形状比较细长的钙片。

小粒的咀嚼片:儿童也一样,可选择小粒或咀嚼型的钙片。幼儿吃的时候要有成年人看护,避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

粉状的补钙品:幼儿和老年人也可以选用粉状的补钙品,把它混在粥、汤、糊糊等液体食品中,喝进去比较安全,也很方便。

图/视觉中国

6、最好在吃饭的时候服用钙片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消化道的影响,不容易发生服用钙片之后胃不舒服或者便秘的问题。

7、胃酸少的人,请选择「有机酸钙」产品

这个建议适合萎缩性胃炎患者,或者消化不良的老年人等。

这些人可以考虑优先选择柠檬酸钙等有机酸钙产品来替代碳酸钙,因为这类产品不需要那么多胃酸来帮助钙溶解出来变成离子。

提醒

吃钙片并不能替代合理的饮食

钙摄入之后能不能留下,还要看膳食中的钾、镁、钠元素的量,以及蛋白质的量。吃足够的蔬果、豆类和薯类,钾镁元素供应充足,有利于钙的利用。

图/视觉中国

在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消化吸收不良的问题

钙离子释放需要胃酸的帮忙,最后是在小肠里吸收的。食欲不振,胃酸不足,消化道炎症,经常便溏腹泻等情况,都可能意味着身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

注意运动,强身健骨

人体的生理机制是「用进废退」,长期坐着不动,身体对骨骼建设的投入就会减少。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董雯郭锴峰王薏璇(实习)

综合:丁香医生

◇编辑:桃桃

详细报道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zl/9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