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每个人都会得这种病教你几招来预防

2016-1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它常常“无声无息”的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平时无感觉,很容易被忽视。骨质疏松症和多种导致骨密度下降的原因有关,它的危害很多,包括骨萎缩、驼背,以及由骨质疏松引起的严重骨痛、牙齿过早脱落等,患者可因日常生活中轻轻一碰、一扭发生骨折,严重的还可能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和死亡。

虽然骨质疏松症有如此多的危害,但人们对其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

两者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与正常成年人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一个标准差(SD)以上但未达到2.5个标准差(SD)时,叫骨量减少,降低2.5个标准差(SD)以上才叫做骨质疏松症。也就是说骨质疏松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骨质疏松症。

误区2?每个人都会患“骨质疏松症”?

很多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骨量减退都不可避免,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得骨质疏松症。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对的,骨质疏松症预防很重要,如果年轻时注重饮食,补充骨胶原和钙,并坚持运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就会降低,即便出现,症状也较会较轻,且发展速度较慢。

误区3?骨头汤可以补钙?吃虾皮比吃牛奶更补钙?

经检测,每升骨头汤钙含量为11毫克,而每升牛奶中的钙含量为毫克。可见,骨头汤中的钙微乎其微。虾皮虽含钙量非常高,但由于虾皮质量太轻了,喝一袋牛奶获得的钙需要吃一脸盆虾皮才够,显然不切实际。牛奶含钙量高,营养丰富,容易吸收,值得推荐。

误区4?钙是好东西,多补点有益无害?

缺钙可以导致骨质疏松,但补钙也并非多多益善。钙的吸收需要良好的肠道和肝肾功能,否则补的再多也吸收不了。同时,钙的摄入过量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出现胃痛、便秘等不适,严重时可引起高钙血症,增加肾结石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误区5?骨质疏松症可以通过急补预防,无需从小开始?人的成长过程中,骨组织不停地进行骨吸收和骨形成。从出生到青年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逐渐增多,大约在35岁左右,骨量达到最高峰值(即骨峰值),此后骨量开始逐年流失,更年期后最为明显。它就像银行,年轻时存的越多,年老时可用的余额就越多。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适量的运动,最大程度地提高骨峰值。这就好比我们年轻时必须好好工作多多赚钱,等到年老退休后才有的钱花。







































常见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如何治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cs/1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