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肾癌靶向治疗医学奇迹,患者生命的曙光

2021-6-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不幸就这样毫无征兆的降临在了韩女士一家身上。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后胸闷、气喘,刚开始以为累着了,也没放在心上,后来症状越来越重,家属多方打听从驻马医院肿瘤内科找到了易博士,易博士为韩女士做了全面而详细的检查,CT提示左肾巨大占位,考虑肾癌合并双肺、骨多发转移。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本该是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岂料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韩女士一家一时无法接受,几近崩溃。

易博士积极给病人和家属做心理疏导,并告诉她们:“晚期肾癌也并不可怕,不用放化疗照样可以控制它,每天只需吃一种靶向药即可。”韩女士将信将疑,自10月初开始口服培唑帕尼靶向治疗,过程很顺利,不但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这些反应,慢慢地也没以前那么胸闷气喘了,疼痛也消失了。吃了一个月,复查CT发现肾脏肿瘤及肺部转移瘤较前明显较少、变小。韩女士一家听了非常激动,对易博士竖起了大拇指,说“感谢您救了我们一家人”。

借助这个病例今天就跟大家普及一下肾癌的小知识。说到肾病,很多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肾衰竭、尿毒症,其实很多人却忽视了肾癌,它也是非常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不过由于肾癌的发病率不高,所以常常被人忽视也是正常的。

一、肾癌是如何发生的?

肾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高胆固醇饮食、长期服用止痛剂、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等有关。吸烟和肥胖是公认的肾癌危险因素。

二、肾癌都有哪些症状?

肾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这些临床表现有些是肾肿瘤本身直接导致的,有些可能是由于肾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或转移灶所产生。由于健康体检的普及,多数患者通常是在影像学检查无意中发现然后就诊。

1.典型症状。肾癌典型的三联征为:血尿、腰痛、腹部包块;早期肾癌往往缺乏临床表现,但当出现典型肾癌三联征时,约60%的患者至少已达到中晚期。

2.转移灶引起的症状。部分肾癌患者以转移灶的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就诊,如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还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及双下肢水肿等表现。在转移灶肾癌患者中,常见的转移脏器及发生率依次为:肺(48.4%)、骨(23.2%)、肝(12.9%)、肾上腺(5.2%)、皮肤转移(1.9%)、脑转移(1.3%)、其他部位转移(7.1%)等。

3.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为副瘤综合征,部分肾癌细胞分泌的产物能间接引起异常免疫反应,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机体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病变。

副肿瘤综合症的发生率约30%,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如前所述,肾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血尿、腹部有肿块,无原因的体重降低,身体侧面疼痛并且不自动消退,食欲减退等。

?三、如何治疗肾癌?

目前手术治疗是早期肾癌最主要的而且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早期病人即使手术之后,有接近30%的病人在未来的随访的日子里出现远处其他器官的转移,还有些病人确诊时已经是转移性的肾癌。肾癌对常用的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都不敏感。如何治疗晚期肾癌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或联合减瘤性肾切除术,曾是晚期肾癌的经典治疗方法,但严重的毒副作用及有限的肿瘤缓解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肾癌发病的分子机制逐渐被阐明,研究证实与肾癌发生相关的VEGF通路和mTOR通路是治疗的关键靶点,为晚期肾癌靶向治疗奠定了生物学理论基础。靶向药物的相继出现,使晚期肾癌病人的预后得到了极大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靶向治疗或其他免疫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肿瘤诱导的免疫耐受,已成为晚期肾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新希望。相信随着对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的深入探索,更加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定将进一步改善晚期肾癌病人的生存情况。

总之,日常生活中,肾癌并不会悄无声息地到来,倘若你的身体出现了文中所说的这些情况,那么你就需要警惕肾癌可能在路上;了解关于肾癌的相关症状,能够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尽早采取措施;平时也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降低患有肾癌的风险,比如戒烟、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经常接触致癌物质,保持良好的体重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hl/11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