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反复腹泻伴水电解质紊乱,可能是这个原

2016-11-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患儿,男,年龄3个半月。

因腹泻3个半月而入院。

患儿系第3胎第1产,胎龄34周,因其母孕32周羊水过多胎儿肠管蜂窝状扩张(图1)而行剖宫产,出生体重g,胎盘及脐带无异常,羊水无污染,Apgar评分正常。于生后第2天行消化道造影,未发现肠道闭锁及狭窄。未排胎便,开奶后开始腹泻,为黄绿色稀水便,水便分离,无黏液及脓血,无发热及呕吐。因腹泻、喂养困难、尿少、精神不振、反应略差而先后3次住院治疗,伴有低钾、低钠、低氯、代谢性碱中毒,经补液、维持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治疗后缓解,但是仍有腹泻,不伴有呕吐,奶量每次最多70~80ml。可追光追物,可竖头,俯卧位抬头欠佳。患儿母亲怀孕前两胎均为妊娠7~8个月因羊水过多而引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类似病史。

图1胎儿腹腔内可见肠管扩张,呈蜂窝状,肠蠕动活跃,羊水指数41.4cm,羊水最大深度mm。

T:36.2摄氏度,P:次/min,R:40次/min,Bp:80/56mmHg,身长58cm,体重g(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儿第三百分位)。轻度脱水貌,皮肤偏黑,多毛,神志清晰,对外界刺激反应好。皮肤弹性略差,皮肤干燥,前囟和眼窝略凹陷,哭时泪少,口唇干。咽部无充血,双肺未发现异常,心率次/min,心音有力,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稍膨隆,轻度腹胀,肝右肋下2cm,质软边钝,脾未触及,肠鸣音3次/min。双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初步诊断

“乳糖不耐受”

“吃奶不消化”

“菌群失调”

①血、尿、便常规,肠道菌群均正常,便涂片找真菌、便轮状病毒实验均阴性。便培养:未见沙门菌及志贺菌。

②血生化:血K+:1.92mmol/L,Cl-:83.6mmol/L,

HCO3-:39.4mmo1/L,Ca2+:2.83mmo1/L,Mg2+:0.88mmol/L。肝、肾功能均正常。③巨细胞、弓形虫、单纯疱疹、风疹、EB病毒IG-M、IG-G均阴性。④血气分析结果:pH:7.,HCO3-:39.7mmol/L,PaO2:mmHg,PaCO2:27.2mmHg,SpO2:%。⑤17羟孕酮4.5ng/ml,肾素活性12ng/(ml·h),血管紧张素pg/ml,醛固酮pg/ml。⑥IgE2kU/L,鸡蛋白及牛奶:0级(-)。⑦双肾、肾上腺B超未见异常。⑧尿电解质:尿Ca2+:1.88mmol/L,尿K+:41mmol/L,尿Na+:5mmol/L,尿Cl-极低。⑨便电解质:(-5-16)K+:50.2mmol/L(),

Na+:72.9mmol/L(),Cl-:mmol/L();(-5-21)K+:35mmol/L,Na+极低,Cl-:.5mmol/L。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进一步诊断

“慢性腹泻”

“代谢性碱中毒”

“低氯血症”

入院后给予补液、补充氯化钠和氯化钾等治疗3d,血生化基本恢复正常、脱水纠正。之后予口服15%氯化钾3ml,3次/d,10%氯化钠2ml,3次/d;同时改为免乳糖奶喂养,口服培菲康及思密达等治疗,患儿食欲有所改善,奶量逐步增至70~80mレ次。但是仍腹泻,大便性状无改变,水便分离,有奶瓣,无黏液和脓血,无明显酸臭味,3~4次/d。4凿后改为纽康特(全氨基酸配方粉),经过1周观察,大便性状仍无改善。继续服氯化钠及氯化钾,血生化维持正常出院。

先天性失氯性腹泻

先天失氯性腹泻是于年由Gamble和Darrow首先报道,临床主要表现为新生儿期即出现水样便、低氯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目前为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7q31,称为SLC26A3基因,其功能主要参与肠道氯化物吸收,SLC26A3基因突变导致患者回肠黏膜Cl-/HCO3-交换缺损,Cl-的吸收严重障碍,致使大便中Cl-大量丢失,出现低氯血症;同时HCO3-分泌障碍,使结肠内容物酸化和HCO3-蓄积出现代谢性碱中毒。肠道内酸化进一步通过Na+/H+交换抑制Na+吸收,导致肠腔内电解质浓度升高和严重的渗透性腹泻。Na+和水的丢失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升高,导致进一步丢失,出现低钠和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代偿性高钙血症。

临床表现腹泻,从胎儿期出现,母孕期羊水过多,胎儿肠管扩张,腹泻终生存在,微生态制剂及黏膜保护剂治疗无效。若无替代治疗,长期腹泻将导致营养不良。大便电解质Cl-明显升高90mmol/L,Cl-Na++K+,尿Cl-明显下降测不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均升高。

先天失氯性腹泻应与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性腹泻及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所致非感染性腹泻相鉴别,治疗上口服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前者经抗炎、抗病毒抗真菌对症治疗腹泻好转,后者给予免乳糖及全氨基酸配方奶粉,腹泻迅速好转。还应与Bartter综合征相鉴别,该病表现为生长落后,低钠,低钾,高氯,代谢性碱中毒,多见便秘,且尿中钠、钾含量升高。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表现为高钾、低钠。

治疗需要终生氯化钠和氯化钾替代治疗,虽然不能改善腹泻,但可以避免低血容量及电解质紊乱,推荐理想替代剂量:新生儿Cl-:6~8mmol/(kg·d),(NaCl:KCl=3:1);婴儿和3岁以下的小儿Cl-:6mmol/(kg·d)(NaCl:KCl=2:1);年龄较大者Cl-:3~5mmol/(kg·d),(NaCl:KCl=6:5)。随着年龄增大,更易发生低钾血症,是因为肠道内NH+增多,与H+结合而促进Na+吸收,便中Na+浓度逐渐下降,但Na+和Cl-浓度则持续稳定,更易发生低钾血症,故钾替代治疗的剂量需不断增加。

当血清Cl-95mmol/L时才会出现尿中无氯排出,所以血清Cl-95mmol/L是先天性失氯性腹泻治疗不够的特征性指标。若未及时诊治易出现反复肠道感染,加重水电解质紊乱,长期会导致生长发育落后。而孕期羊水电解质浓度正常,对产前确诊意义不大。此例患儿两次住院而未确诊,生长发育低于同龄儿第三百分位,经过替代治疗后发育与同龄儿童基本相同。先天失氯性腹泻临床不多见,当母亲怀孕期羊水过多,新生儿期即出现水样便、低氯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临床工作者应想到此病,以免误诊、误治。

作者:易可

来源:医客

往期精彩

村医适用:牛黄解毒片6种外敷新用途

如何分清孩子—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

20种小儿常见病的诊治和护理

最高法出台新规,医疗纠纷等推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hl/1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