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的补钙知识,90都是错的
2016-9-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补钙,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
钙的重要性从铺天盖地的补钙广告中可以窥探一二:
·儿童缺钙会出现佝偻病,易多汗、易惊吓、哭闹,抽搐——所以要补钙;
·中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四肢麻木、腰膝酸软——所以要补钙……
钙补不补,由吸收率决定
一般,食物对钙的吸收率为20%-30%,个别食品吸收率较高,如牛奶中钙的吸收率达50%以上。人体内钙量在一定时期是相对恒定的,成人每天吸收的量与排出的量相等。
缺钙,关键是摄入量不等于吸收量,要解决好吸收问题。摄食越少,吸收率会越高(反之,摄食多则吸收率低)。
摄食过多,除了造成浪费,另外代谢异常还会导致结石病,钙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每日毫克,超出此量就会导致疾病(如结石病)。1孩子长个子,要补钙?没必然联系。
不少人认为给儿童补钙能促进身高。有学者进行专门研究,结果是补钙可增加骨矿物质的含量,但儿童身高无显著增长。
补钙过多害处大。
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的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畸形,另一方面可限制脑部发育。补钙过多还可使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骨骼的发育受到影响,身高受到限制。吃太多的钙,还会使孩子食欲不振,影响肠道对其他物质的吸收等。2中老年防骨质疏松重点要补钙?传统观念里,补钙就能够防治骨质疏松症,这种观点夸大了钙的作用。
在人体的骨骼里,除钙以外,还包括磷、锌、铁、锰、骨胶原蛋白、氨基酸等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都直接影响骨骼的整体质量。单纯补钙并非骨骼保健的唯一因素,也非骨骼保健的根本措施。
并且,骨质疏松可能只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如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瘤、骨囊肿、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单纯补钙可能延误对主要病症的治疗。
3青年人不需要补钙?NO!NO!NO!
人体骨量在35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值,35岁后人体骨钙每年以0.8%左右的速度丢失。
骨量就像一个「粮仓」,储备越充足,流失的损失越不明显。那么如果从20多岁就开始补钙「蓄粮」,那么骨钙丢失的速度得以减缓,骨质疏松出现的年龄就可推后。
青年缺钙,会造成烦躁易怒、疲劳乏力、腰酸背痛而影响工作。
4高钙牛奶很「高钙」?白喝,浪费钱!
很多商家紧抓消费者心理,生产、鼓吹比普通牛奶贵很多的「高钙奶」。所谓「高钙奶」,就是比普通牛奶多添加了一些钙;但其含钙量与普通牛奶相差并不大。
普通牛奶中的钙为乳酸钙,吸收率较高,而高钙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钙,吸收率较低。
5补钙就得吃钙片?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补钙就要吃钙片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最佳补钙方式是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就完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钙,钙剂的服用就没有必要了。钙剂只宜用于严重缺钙者。
6癌症患者需要补钙吗?癌症患者补钙需谨慎!癌症患者高钙饮食极易引起高钙血症,血钙浓度过高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症状和记忆障碍,甚至使机体呈睡眠状态,严重时可发生昏迷。为避免高钙血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存活期,患者应定期测定钙的含量,避免食用如虾皮、海带、牛奶、大豆及其制品等高钙食物。
钙的食物来源:常吃的食物一般都含有钙质,是钙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和良好来源。
牛奶及其相关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高,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最理想钙源。水产品中小虾皮含钙较多,其次是海带。豆及豆制品富含钙质,又因其含不饱和脂肪酸多,不含动物胆固醇,非常适于中老年人。补钙,你需要注意
①补钙时间饭前吃补钙制品效果较好,此时胃酸较强,可使钙制品溶解成离子状态,易于吸收。睡觉前是一天的最佳补钙时间。②常饮咖啡对钙吸收不利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有兴奋神经作用)可诱使尿钙排出,不利于钙的储留,以及肾脏对钙的再吸收。③清淡饮食对钙吸收有利吃盐过多,钠排泄增加,钙也随之丢失,所以高盐对钙的吸收不利。一般人体每日食盐2-4g即可满足需要。
附:
在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规定钙营养素的推荐量,数值如下:
人群
钙
平均需要量(EAR)/毫克
推荐摄入量(RNI)/毫克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毫克
4岁
7岁
11岁
14岁
18岁
50-80岁
孕妇(早)
同龄人群参考值
同龄人群参考值
孕妇(中晚)
同龄人群参考值额外增加
同龄人群参考值额外增加
来源:善诊
海口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医院海口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