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出现骨转移,如何规范治疗
2024/9/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许多乳腺癌患者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忍受身心的煎熬,还要直面骨丢失和骨转移两大难题。骨丢失如同悄然侵蚀骨骼的蛀虫,导致患者患上骨质疏松的病症,而骨转移则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猛虎,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1、乳腺癌骨转移为什么要打骨转针(唑来磷酸)?
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在首发患者中占据了27%~50%,而对于那些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一数字更是跃升至65%~75%。一旦骨转移发生,这标志着肿瘤细胞已经开始扩散,疾病已步入晚期。骨转移带来的痛苦成为患者心中难以抚平的创伤。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频频发生,患者的身心在这无尽的折磨中苦苦挣扎。然而,希望的曙光并未消失。抗骨质疏松药物,尤其是唑来膦酸,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预防上述危害的发生,甚至有可能通过减缓骨骼中癌细胞的生长来助我们一臂之力。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与辅助性AI治疗时,骨质更新与骨质丢失的速度会加快,从而增加了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2、骨转针如何应对骨转移?
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内分泌药物治疗后,如果出现复发和转移,最容易出现骨转移。针对这一问题,唑来膦酸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具有高效、低剂量、方便给药和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能够有效缓解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骨痛。因此,唑来膦酸已成为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乳腺癌骨转移现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中的一大重点。骨转针的作用主要在于抑制骨吸收和骨转换,减少骨质流失,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应对骨转移引发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研究还发现,在乳腺癌早期,当肿瘤尚未骨转移时,小剂量的唑来膦酸就能有效抑制肿瘤的扩散和转移,减缓癌细胞的生长速度。而当乳腺癌进展并发生骨转移时,大剂量的唑来膦酸则能预防骨相关事件及高钙血症的发生。3、如何正确使用唑来膦酸?
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其疗效显著、见效迅速且使用便捷。然而,不良反应亦不容小觑。在初次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肌痛、流感样症状、头痛、关节痛等不良反应,但经过常规处理,这些症状会在24小时内自然缓解。再次使用时,这些不良反应基本不会出现,显示出该药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总体而言,唑来膦酸注射液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药品。唑来膦酸时还需注意:有牙科疾病以及近期内有牙科手术史的患者避免使用;
包了解自身的肾功及离子情况;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
唑来膦酸不能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利尿剂同时使用;
唑来膦酸注射液的滴注速度不宜太快,治疗前后要监测肾功能变化,尤其是长期用药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蛋白尿,氮质血症,血清肌酐升高,应停药,注意避免与肾毒性药物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