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误诊。MM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

2.贫血和出血

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较多见,严重者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肝、脾、淋巴结和肾脏病变

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器官肿大或者异常肿物需要考虑髓外浆细胞瘤或者淀粉样变。

4.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髓外浆细胞瘤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5.多发性骨髓瘤多见细菌感染

亦可见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性带状庖疹也容易发生,尤其是治疗后免疫低下的患者。

6.肾功能损害

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7.高黏滞综合征

可发生头晕、眼花、视力障碍,并可突发晕厥、意识障碍。

8.淀粉样变

常发生于舌、皮肤、心脏、胃肠道等部位。

2检查

1.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减少。尿凝溶蛋白半数阳性。

2.贫血多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3.骨髓检查:浆细胞数目异常增多,可伴有形态异常。

4.骨骼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溶骨性穿凿样骨质缺损区或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3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SWOG(西南肿瘤工作组)标准

主要标准

组织学活检证实浆细胞瘤

骨髓浆细胞增多≥30%

过量M蛋白存在

-IgG3.5g/dL(血清)

-IgA2g/dL(血清)

-轻链(本周氏蛋白)≥1g/24小时

次要标准

骨髓浆细胞增多10%~29%

M蛋白存在,但未达到主要标准中的规定

溶骨性病变

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IgM50mg/dL

-IgAmg/dL

-IgGmg/dL

要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必须至少符合:

1个主要标准+1个次要标准,或3个次要标准

4鉴别诊断

与慢性炎症、伤寒、红斑狼疮、肝硬变、转移癌所致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MGUS)和老年性骨疏松、甲状腺功能亢进相鉴别。

5治疗

1.一般治疗

(1)血红蛋白低于60g/L,输注红细胞。

(2)高钙血症等渗盐水水化,强的松;降钙素,双膦酸盐药物,原发病治疗。

(3)高尿酸血症水化,别嘌呤醇口服。

(4)高黏滞血症原发病治疗,必要时临时性血浆交换。

(5)肾功能衰竭原发病治疗,必要时血液透析。

(6)感染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反复感染的病人,定期预防性丙种球蛋白注射有效。

2.化疗

(1)合适做自体移植的患者采用不含有马法兰的联合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万珂、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

(2)不合适做自体移植的患者采用含有马法兰的联合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万珂、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来那度胺、马法兰等。

3.造血干细胞移植

所有有条件的患者均推荐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年轻高危的患者可以酌情考虑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4.放疗

用于局限性骨髓瘤、局部骨痛及有脊髓压迫症状者。

6预后

影响MM预后的因素有:

1.某些染色体异常:例如13号染色体缺失,17p13缺失,14q32异位等。

2.浆细胞标记指数。

3.β2-微球蛋白水平。

4.血浆可溶性IL-6受体水平。

5.血浆乳酸脱氢酶水平。

6.C反应蛋白水平。

来源







































河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四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cs/2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