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说明书修改,增加3条禁
2019-2-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是临床常用药,但是对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使用方法,却仍有不少疑惑。
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最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说明书、项进行修订。
快来学习一下更新的说明书和注射的注意事项吧!
新增3条
现有的生产厂家中对该项内容的描述尚不统一,多数标注为「尚不明确」,部分标注为「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资料」,只有少数厂家为「应用强心苷期间禁止使用」。
本次修改则提出,应明确标出以下三项的情况:
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应用强心苷期间禁止使用本品;
高血钙症患者禁用。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适用证中有「过敏性疾病」,也是临床治疗过敏反应的常用药物之一,因此很多人忽略了该药本身也可导致过敏反应。
而实际上,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导致的过敏反应在文献报道中早已有之。据国内的研究数据,葡萄糖酸钙导致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占42.38%,过敏性休克占27.48%,两者排在所有不良反应的第一、二位。
此外,由于强心苷和钙剂具有协同作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钙剂能增加强心苷中毒的发生率,主张禁止两药合用,并建议在停用强心苷7d或一个月后才能使用钙剂。尽管也有研究认为不同剂量序贯应用强心苷和钙剂具有一定安全性,但目前并未成为主流观点。
地高辛和去乙酰毛花苷的说明书中也明确把合用静脉钙剂作为禁忌,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毒毛花苷注K说明书均指出高钙血症时使用需谨慎,其中还指出「洋地黄化时静脉用硫酸镁应极其谨慎,尤其是也静注钙盐时,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
新增1则
目前所用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g)所含葡萄糖酸钙的量为10%,约为冷水中原料溶解度的3倍,为过饱和溶液,尽管在生产时加入了适量的助溶剂,但在生产和低温贮存过程中仍易析出沉淀,对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
各级药监部门的抽检结果也印证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存在的的隐患,众多厂家多批次抽检不合格,原因均为「可见异物」。例如,CFDA于年第13号通告称,某医药公司生产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寒战、发热症状。经地方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该批次药品「可见异物」项目不符合规定。
鉴于此,本次修改还提出:
项中应有对本品结晶问题的相关表述:葡萄糖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3.3%,故本品为过饱和溶液,可能会出现结晶现象。国外同品种说明书中提出如有结晶,水浴加热复溶后可使用。但目前暂不推荐结晶后使用。
其他注意事项
在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时还需要注意控制速度,适应人群等事项:
1.根据现有的说明书及专著、教材的推荐,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可采用静脉注射剂静脉滴注两种给药方式。由于其浓度较高,静脉注射时,需首先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且应控制速度,每分钟不超过5mL。静注过快可发生呕吐、恶心,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
2.静脉注射时如漏出血管外,可致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皮疹和疼痛,并可随后出现脱皮和组织坏死。若发现药液漏出血管外,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用氯化钠注射液作局部冲洗注射,局部给予氢化可的松、1%利多卡因和透明质酸,并抬高局部肢体及热敷。
3.不宜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与呼吸性酸中毒患者。
4.小儿低钙血症时,可按体重25mg/kg(6.8mg钙)缓慢静注,但因刺激性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
5.禁与氧化剂、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
6.与噻嗪类利尿药同用,可增加肾脏对钙的重吸收而致高钙血症,一般不建议联合使用。
7.与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头孢匹胺、头孢替唑、头孢吡肟、夫西地酸、多烯磷脂酰胆碱、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甘草酸二胺、地塞米松、白霉素配伍可产生沉淀,与中药注射剂清开灵、痰热清、炎琥宁、丹参配伍可产生沉淀,不建议一起使用。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g)是临床常用药,主要用于治疗钙缺乏症、急性血钙过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或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低钙血症,过敏性疾病,镁、氟等中毒的解救及心脏复苏时应用等。但是对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使用方法,却仍有不少疑惑。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可以静滴给药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药品说明书和一些比较权威的用药指导是如何规定的:
表1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用法
人卫版《急诊内科学(第2版)》中也提到:低钙血症患者伴有神经肌肉症状如搐搦等,可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10%氯化钙5~10mL加入25%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注,每分钟不超过2mL。症状缓解后,可按需要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5mg/kg),4~6小时滴完。
综上可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是可以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的,但多用于非急性疾病或病情稳定之后,在急危患者抢救时仍应首选可迅速起效的静脉注射给药方式。
那么,上级医生所说的「静滴时漏液刺激皮肤及血管,引起皮肤坏死」到底存在不存在?
这一点确实是存在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说明书中提到:葡萄糖酸钙漏出血管外,可致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皮疹和疼痛,并可随后出现脱皮和组织坏死。但是现在病人普遍使用留置针的情况下,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已经极小。
葡萄糖酸钙是否一定要稀释?能否直接静推?
不管是药物说明书,还是《新编药物学》,都提到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需要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但也有站友提出疑问:在紧急抢救的时候,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可以不稀释直接静推吗?
笔者的观点,不建议直接静脉推注。理由如下:
1.未经稀释直接静推,对静脉刺激反应大
如上文中提到的,说明书中强调「葡萄糖酸钙漏出血管外,可致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皮疹和疼痛,并可随后出现脱皮和组织坏死」。有文献也报道了葡萄糖酸钙外渗致皮下组织坏死的案例。
下图为护理时间「患者诉留置针部位疼痛,这3个原因你不可忽视」一文中葡萄糖酸钙未经稀释致外渗的案例:
2.直接静脉推注速度不易把控
据文献报道,注射葡萄糖酸钙会使血钙突然增高,易引起患者心率失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引起心脏骤停。即使是稀释后给药,不同浓度和不同速度的不良反应也不一样。
尹林华观察了不同速度静脉给予葡萄糖酸钙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机将患者分为静推组与静滴组,结果发现静推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静滴组(15.9%vs5.8%)。
3.过饱和溶液易析出沉淀
目前所用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g)所含葡萄糖酸钙的量为10%,约为原料溶解度的3倍,因此药液本身为过饱和溶液,在生产和低温贮存过程中很容易析出物质。
近年来,各级药监部门的抽检结果也印证该规格产品的隐患,众多厂家多批次抽检不合格,原因均为「可见异物」。
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可以通过稀释降低葡萄糖酸钙的浓度,控制给药速度,避免了析晶现象,从而降低不良反应。
因此,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建议稀释后给药,不建议直接静脉推注。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一定要用高糖稀释吗?
药品说明书及各用药指导上大多要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时需用10%~25%葡萄糖溶液稀释。有站友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用10%或2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用5%葡萄糖或NS稀释不行吗?
邓丽等模拟临床输液实际情况,在室温下将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含葡萄糖酸钙1g)在mL10%GS或NS输液袋中混合配伍。两组配伍输液在3h内均无浑浊、变色、沉淀和气体产生等,pH保持稳定,葡萄糖酸钙的浓度也在理论浓度的95.9%~.1%。可见,药物稳定性和相互作用似乎并不是溶媒选择主要原因。
站友「风流浪人」认为:10%或25%葡萄糖的高渗液体,粘滞度较大,推注时阻力大,正好符合缓慢静推的要求。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大多数站友的认同。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可静脉微泵给药吗?
葡萄糖酸钙微泵给药出现情况时常不能及时发现,且微量注射泵的持续推进作用加大药物的渗出量;而采用普通输液器输入,当有外渗肿胀时,输入阻力加大,输液速度会减慢甚至停止,可减少药物外渗。
姚玲玲对例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钙稀释后静脉微泵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
因此,不建议采用静脉微量泵注射的方式输注葡萄糖酸钙。必须经微量泵静脉给药时,建议选取中心静脉置管或经PICC给药,避免药物外渗;如经外周静脉给药,选择粗且清晰的血管,避免下肢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
内容参考引至护理时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如您喜欢本文,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谢谢海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