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导致肾脏损伤时,

2025/4/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引起溶骨性损害、贫血、肾衰竭等临床特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其中,肾脏受累最常见。

多发性骨髓瘤的患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在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比例超过10%。

因其所致的肾衰竭发生率在15%~40%,其范围变化较大,主要源于不同研究采纳的肾功能衰竭定义不统一。

30%~40%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就诊时血清肌酐水平已高于正常范围。

肾脏损害时的表现

蛋白尿

发生率60%~90%,较少伴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病人尿蛋白定量常lg/24h,但是少数病人也可≥1g/24h,甚至出现大量蛋白尿,提示肾小球受累。

并且常表现为尿蛋白定性(较弱)与定量(较大)不平行的情况,是因为"尿常规"干化学定性检测为白蛋白,轻链蛋白检测不出。

慢性肾小管功能不全

可有口渴、多饮、夜尿增多、尿液浓缩和尿液酸化功能障碍,尿钾、钠、氯排泄增多,部分病人表现为Fanconi综合征以及肾小管性蛋白尿等。

慢性肾衰竭

发生率40%~70%,半数以上病人就诊时就已存在肾衰竭。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常具有如下特点∶

①贫血出现早,与肾功能受损程度不成正比

②临床多无高血压,甚至有时血压偏低

③双肾体积多无明显缩小

急性肾损伤

发生率约10%,常因脱水致血容量不足(如呕吐、腹泻、利尿剂等)感染、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药物等诱发,病死率高。

代谢紊乱

高钙血症引起多尿、脱水,并促进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高尿酸血症多发生于化学治疗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hl/15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