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朋友看过来核医学病例及解析00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作者:医院核医学科邸丽娟
病史及检查目的
患者男性,78岁,因“间断发热、干咳2周,憋喘1天”入院,入院后行颈部CT发现颈椎2~3椎体水平左侧咽侧壁明显增厚,考虑恶性病变可能,为评估全身情况于核医学科行全身骨显像(图1)。
图1
检查所见:
静脉注射MBq99mTc-MDP3h后行全身骨显像,结果(见图1)提示: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肝脏可见明显放射性摄取,脾脏表现为轻度摄取。
检查意见:
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肝脾放射性分布增浓,结合病史考虑为注射Gd-DTPA所致。
病例解析
诊断依据:
本例为一例行全身骨显像除外骨转移患者,结果发现肝脾对99mTc-MDP异常摄取。观察本单位当天所有行骨显像的患者图像,其他患者均未见肝脾显影,因此可以除外99mTc-MDP标记过程中胶体形成所致的肝脾显影。患者无急慢性肝病史,近期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腹部B超肝脾亦未见异常,故暂不考虑肝脾原发疾病对99mTc-MDP的摄取。追问病史,患者当天上午7:40注射Gd-DTPA后行MRI检查,之后约1h到核医学科注射99mTc-MDP,3h后行全身骨显像,因此推断患者肝脾显影很可能是由于患者短时间内注射Gd-DTPA和99mTc-MDP所致。图2[1]为一例肺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患者注射99mTc-MDP前30min曾行Gd-DTPA增强MRI检查,骨显像中可见肝脏显影;此患者一周后复查全身骨显像,肝脏的放射性分布恢复正常。查阅文献[2]发现,已有研究对此影像表现进行验证(见图3),文献中的4例患者全部于注射Gd-DTPA后约25min~30min注射99mTc-MDP,然后进行全身骨显像,且均发现肝脾不同程度显影。参考上述两篇文献,可以确定本例检查中患者肝脾显影是由于短时间内注射Gd-DTPA和99mTc-MDP所致。
图2图3
病例相关知识
1、99mTc-MDP骨外摄取原因:最常见的是显像剂排泄及骨外组织的生理性摄取,如肾脏、输尿管、膀胱、肢体软组织如乳腺等本底可见不同呈摄取或分布。相对不常见的原因有很多:心肌、脑梗死灶,原发肿瘤病灶摄取(如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肺癌、肾癌、子宫肌瘤)等,恶性肿瘤转移灶(骨肉瘤转移灶等),甲旁亢或多发性骨髓瘤的高钙血症引起的肺、胃等部位的异位钙化,手术切口,骨化性肌炎,胸腹水,血肿机化,肠道出血,动脉管壁钙化,皮肌炎等。
2、肝脾同时弥漫摄取99mTc-MDP较少见,除了最常见的药物标记时产生的锝胶体复合物外,其它原因有:静脉注射CT增造影碘海醇后、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淀粉样变或高钙血症、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3、本例及相关文献提示:患者同一天内注射99mTc-MDP和Gd-DTPA是造成肝脾显像的原因之一。关于其形成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理论,但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有胶体或大颗粒物质形成,才可能被肝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摄取;二是上述物质能被99mTc标记上才能使得肝脾显影。
小结:
1、了解99mTc-MDP标记过程、原理,以及代谢途径对全身骨显像的解释非常重要;
2、提醒患者在预约检查时避免同一天内行Gd-DTPA增强MRI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
参考文献
[1]ShiXM,JingHL,ZhuangHM,etal.DiffusehepaticandsplenicuptakeofTc-99mmethylenediphosphonateonbonescintigraphyafterintravenousadministrationofgadolinium-containingMRIcontrast.ClinNuclMed,,36:-.
[2]ZhangWF,ZhangYY,LiXX,etal.IncreasedliverandspleenaccumulationofTc-99mmethylenediphosphonateassociatedwithintravenousinjectionofMRIcontrast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acid.ClinNuclMed,,36:-.
武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广西白癜风医院